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贫困潦倒的韩信,凭啥投奔刘邦后未尝一败,他的出身或许并不简单

时间:2023-08-30 16:04: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是告诉咱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虽然说"努力有用的话要天赋干嘛?"但是也有"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我相信,成功,绝非偶然。只有失败,才会是偶然。

韩信出身不简单


(资料图)

穷困潦倒的韩信,一出场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在人生谷底的韩信,生计无法保证,纵横天下更是无从谈起。

韩信为了生存每日奔波,此时的"兵仙"韩信,只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在成就大业之前不被饿死。

然而,韩信的这个小目标实现起来并不顺利,因为摆摊赚钱的韩信遇到了一个流氓,这个流氓看韩信很不顺眼,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韩信一个穷酸的落魄人,吃喝尚且不能保证,但是却每天背一把剑,跟一个大侠似的。

这位流氓就是看不惯韩信这个穷酸人,还有一个"富贵"的打扮,于是流氓出手了,让韩信做一个选择,要么一剑刺死他,要么从胯下爬过去。

刺死流氓,虽然出了恶气,此生却就死结束。得罪了流氓,恐怕以后生计难以为继,每日受到流氓的纠缠,思索之下,还是受了这"胯下之辱"最是两全,想到这里,韩信乖乖的从流氓胯下爬了过去,流氓哈哈大笑,笑韩信的怯懦。

只是这流氓没什么脑子,因为在当时,手里有一把宝剑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平凡人呢?要知道,在当时拥有宝剑的人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退一万步讲,宝剑至少不是韩信这种吃不上饭的人可以拥有的物件。

既然如此,韩信也绝非是偷盗之辈,那么只有一种解释,这柄宝剑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祖传之物。由此推断,韩信应该是落魄贵族的子孙,在他幼年时期,很可能韩信在那个时候读过书,学了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也极有可能读过兵书,对用兵之道有所了解。

虽然韩信落魄,但是从韩信宁可挨饿也不典当宝剑的情况来看,韩信确实是一位胸中有大志之人,这也是他为什么甘心受"胯下之辱",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对于韩信来说太过浅显了。

韩信得到成长

韩信既然心怀大志,一旦有机会他自然就会前往争取,正如"蛟龙入海",一发不可收拾。

在项梁起义军路过韩信家乡的时候,韩信觉得自己的时机到来了,于是带着宝剑前去投奔项梁。项梁一看韩信,觉得此人仪表不俗,于是让韩信跟着他干,不过好景不长,项梁兵败而死,韩信顺理成章的继续跟着项羽干,当时的项羽安排给韩信的职位是"郎中",这里说的"郎中"可不是大夫,而是一个守卫项羽的职务,大概就是今天的警卫员吧。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史记》

韩信自己本身对军事就有极大的兴趣,早年有度过书,学过习,识字。后来,跟了项梁之后,在大量的实战中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和兵法所学,慢慢的韩信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他就会试着去整理一些思路,这个时候的韩信其实就在假想中做出了无数次的正确部署,于是韩信开始有了自信,多次在项羽为难的时候,为项羽出主意,结果项羽不领情,一个都没采纳。

投奔明主

韩信的本事在跟着项家的这两年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的时候,韩信觉得在这里混没啥发展,不如离开项羽,去投奔刘邦算了,或许这样做,才能有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韩信投奔刘邦也挺不顺利的,郁郁不得志的他半夜离开了刘邦营寨,于是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桥段,刘邦不了解韩信,但是信任萧何,与韩信聊了聊天,大为吃惊,对韩信赞赏有加,封了大将军。

韩信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兵权之后,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一扫之前的阴霾,成为了百战百胜的兵仙,最后四面楚歌弄死了楚霸王,居功至伟。

韩信没钱,但是韩信自己特别努力赚钱糊口,隐忍于市;韩信没人脉,但是韩信会去主动争取机会,被人保举,那就自荐;韩信没参与过打仗,但是韩信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而且一直跟在主帅身边,学习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加上韩信天赋异禀,在刘邦处得到兵权后,从此纵横天下,未尝一败。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