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位皇帝将大汉王朝带入巅峰,不是汉武帝

时间:2023-08-30 14:08:1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众所周知,中国最大的民族被称为"汉族",所使用的文字被称为"汉字",另外"汉人"在古代几乎等同于中国人,而"汉服"也成了时下年轻人所喜爱的流行服饰。"汉"这个字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无非是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牛气冲天"的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那个时代所发出来的历史最强音。

提起这个强大"汉朝"的皇帝,我们往往第一个会想到功绩堪比"秦皇"的汉武帝刘彻,他一改之前汉朝的"保守"政策,主动对匈奴发动了三场决定性战役--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这三次战役的胜利,彻底打出了汉朝的威名--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汉朝将领打得匈奴人高呼"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中漠北之战规模最大,霍去病率军远征匈奴取得胜利,还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后世称之为"封狼居胥"),史书评价"经此一役,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资料图)

当然,汉武帝不仅仅只是打击匈奴,他还攻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降服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把西南夜郎、古滇等国直接纳入汉朝领土。

汉武帝如此雄才大略,可能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他在位时期是汉朝实力的最巅峰。其实不然,因为彼时看似汉强匈弱,但匈奴一直并未臣服,而且双方多次交手,最终也是互有胜负,汉武帝晚年甚至还吃了不少败仗,比如说李陵力战失利而投降,赵破奴两万骑兵和李广利七万骑兵全军覆没等等。

换句话来说,汉武帝打击匈奴其实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真正做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点的,却是汉朝的另外一位皇帝--汉宣帝。有一种说法叫做"汉武之愿,汉宣实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宣帝传奇的一生。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其祖父是在"巫蛊之祸"中被逼反的太子刘据,父亲是刘据的长子刘进。当年"巫蛊之祸"爆发后,太子刘据一家几乎被灭门,只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逃过一难,但也因此被关进监狱。几年后,恰逢汉武帝大赦天下,不满五岁的刘病已才得以出狱而被祖母(太子刘据的妃子史良娣)家人收养。刘据冤案被平反后,汉武帝也给刘病已恢复了宗室身份。

汉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不幸的是,这位汉昭帝在位十多年便因病驾崩(去世时年仅21岁),因为没有儿子,霍光等人便迎立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为新皇帝。这位刘贺(后来被封为海昏侯)便是2016年考古热点--海昏侯墓的主人,他在位仅27天,就因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而被废,所以又被称为"汉废帝"。就这样,年仅18岁的刘病已才被霍光等人迎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幼时在监狱长大,童年时曾游历长安三辅,体察了解民情,深知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继位后便大赦天下,而且非常重视选贤任能,以至于贤臣循吏辈出。在位的第二年,他便发铁骑16万余兵马,分5路攻打匈奴,这是两汉40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

此战,汉军大败匈奴主力,结果败退的匈奴兵又遇上了乌孙兵马,在汉军和乌孙的双重打击之下,匈奴彻底被打趴下。从此以后,二三千汉军骑兵便可在匈奴境内来去自如,匈奴已经无力与大汉为敌。

到公元前60年,汉匈相争已经七十余载,在匈奴日逐王归降之际,汉宣帝正式设置"西域都护"(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这个官职。自此之后,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不久,匈奴呼韩邪单于也亲往帝都长安,赞谒称臣做北藩,汉朝也因此达到了强盛的最巅峰。

汉宣帝在位26年励精图治,开创了四夷宾服、经济繁荣的一代盛世--孝宣中兴。只可惜他的儿子汉元帝继位后,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西汉也由此逐渐走向衰落。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