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李自成真的说过愿意退兵当个西北王吗?

时间:2023-08-30 14:15:3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民变四起,无法忍受明朝黑暗腐败统治的普通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为了能够在这个乱世中能够有一口饭吃,从而让自己生存下去。在这一群造反的平民百姓当中,有一个宁夏银川驿站的普通驿卒,他名叫李自成,他为什么会参与进来了革命事业呢?


(资料图片)

本来李自成作为一个底层百姓生活就十分困苦,更何况政府还因为发不起工资裁减驿站的经费。驿卒们大都穷困潦倒,还要被当地一个姓艾的大地主土豪压迫,无奈之下为了躲避艾氏家族的压迫,李自成从此流浪天涯,参与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并且最后成为了一方霸主。

据《荒书》记载,李自成一家是陕西的一户贫苦农户,李自成小时候被送入过寺庙养育,被称之为"黄来僧",而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长大后的李自成就去银川驿当了一个马夫,不仅薪俸很少,还要受到官府和土豪劣绅的压迫,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父亡,自成年长无依,为米脂县银川驿马夫。艾乡绅之门有石坊,艾送客忽见自成坦卧其上,怒之。他日又溺于艾乡绅门墙,擒入,箠楚乱下,系于庭柱。艾之季子出,手持饼啖。自成饥甚,向艾子乞余饼。季子骂曰:"我宁饲狗,岂以与汝?"投饼于地,脚踏而去,自成深恨。艾乡绅又送官责治,适自成骑死驿马二匹,追赔比较甚严;又骑死一匹。遂欲走亡,无可依者。

网络上盛行的一个观点是,李自成是因为明朝政府裁撤了天下所有的驿站,导致丢了工作才造反的。从上述记载来看,明显不是的,因为直到李自成起义之前,他还是在驿站工作的,不然不可能说他骑死了驿站的两匹马要他担责赔偿。

那么明朝所谓的"裁撤天下驿站"真的确有其事吗?实际上这个事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驿站,所谓的驿站,是明朝政府设置的负责传递政府公文,奏章的交通机构,同时也会负责为外出公干的官员的安排下榻住宿,提供车船马匹的职责,所谓的"驿丞典邮传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廪糗、庖馔、裯帐,视使客之品秩,仆夫之多寡,而谨供应之。支直于府若州县,而籍其出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明朝初期对于驿站的管理还是十分严格的,一般官员没有外出公务的话是不能够私下里利用驿站的,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上的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也就导致了驿站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多,各级官吏路过驿站的时候经常勒索驿卒,压榨和占有公共资源,比如说驿站的马匹,本来是公有财产,就会有人直接骑走当私人物品不还给驿站了。

这也就罢了,更狠一点的还要敲诈驿站,让他们提供超出实际规定标准的服务和供应,让驿站本来就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凋敝的财政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很多驿站完全是负责人自己倒贴钱在维持,因此卖儿卖女者不在少数,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正常的邮递机构了,所以天启二年,御史方震孺才会说:

至若驿递,夫只有此数,马只有此数,而自有东事以来,军情旁午,差官络绎,奚啻百倍于前。而欲其照旧支撑必无幸也。臣所经过,自通州次抵山海,见夫头、马户以及车户,无不泣下如雨,不忍见闻。而瘦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胜计。

鉴于驿站弊病丛生,完全不能维持正常的驿传职能,崇祯二年时任御史吴甡再次重申驿站之弊:

今天下驿递之疲惫极矣。……驿递非破家荡产以供,则鬻妻卖子以应。当此民穷财尽之秋,更罹狼吞虎噬之惨……

希望引起朝廷重视。于是时任刑科给事中刘懋上《驿递裁扣事竣疏》,说道:

马自飞报军情、赍奏抚按章疏、传递抚按紧急公文而外,所夫自抬送上供物料、给边钱粮而外,大臣以礼致仕、京官奉命差遣 有敕诏等书者,量烦简大小,各应给马几匹、脚力几头、扛夫几名,注定名数,不许滥加。 自非然者,京官、外官、给假、告病、罢闲等项,俱不得私遣牌票,违者计夫马数追赃坐罪。

刘懋的意思本来是整顿天下驿站,裁撤冗余的驿卒,革除弊病,这样大概每年可以节省几十万两银子,以舒民困,结果到了崇祯那里直接变成大手一挥裁减驿站经费,整顿是不可能整顿的了,根本不管驿站死活,直接导致驿站更快速的倒闭,被裁撤的驿卒自然不得不投身于革命浪潮,而仅存的驿卒也因为没有经费还要受到地主豪强压迫,走上了革命道路。

李自成起义后,跟随着早年间就开始革命的老前辈们讨生活,由于明末的天灾大旱连绵不绝,尤其以陕西受害最为严重,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小农经济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陕西饥民越来越多,造反的盛世也越来越大。为了镇压民变和安抚民众,崇祯让左副都御史杨鹤出任陕西总督,杨鹤主张安抚民众,希望可以用赈济平息民变,奈何政府也财政紧张,赈济完全是杯水车薪,饥民几十万人,根本没法保证绝大部分饥民的生存,所以这些人一方面领着救济粮,另一方面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四处劫掠。

当时负责赈济,亲历这一过程的吴甡如实记载下了这一情况:

道路皆怨抚、道招安贼首,给札予官,占据要村,纵其党众,剽掠四乡,谓之打粮。予行去延郡二十里许,获报前山皆贼。予势不可退,令军弁执赈抚饥民牌单骑驰往,谕之曰:"朝廷钦命赈院来赈汝矣,各归乡里候赈,聚此无为也。贼众诺而退。

安抚工作的失败,使得起义军与明朝政府彻底决裂,农民军开始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反抗斗争。

在这场革命中,李自成逐渐崛起,成为了各路农民起义军的领头羊,占据湖广,河南等地的李自成打算重新回到自己发家致富的地方--陕西。在击败了左良玉,孙传庭等人之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北正式建都称帝。

张岱《石匮书后集》记载:

自成遂以西安为都,僭称皇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百官礼乐悉遵唐制。

申酉时分,贼密遣杜勋通话,欲中分天下,谋之大僚,不可而止。

像什么《甲申传信录》,《烈皇小识》,《怀陵流寇始终录》一类的明清文人笔记和《再生纪略》大同小异,但是这个记载很明显是不可靠的。

第一,李自成已经称帝,没有再退位称王的说法,第二,当时李自成优势很大,湖广,河南,陕西等地已经全盘掌握,基本拿下了半壁江山,没必要惧怕困守孤城的崇祯,第三,李自成之前早已发出"永昌元年诏书"劝谕明朝皇帝退位,他不可能前后不一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综上所述,谈判的内容只可能是敦促崇祯投降,和平接管北京,因此网上所谓的李自成到了北京城下却又谈判退回西北称王的说法是错误的。

随后以陕西为据点,开启了针对明朝的东征,在称帝之前,李自成就已经定好了东征计划,在崇祯十六年底发出了"讨明檄文"提前预告明朝政府的官吏,檄文说到:

倡义提营首总将军为奉命征讨事: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 特遣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所过丝毫无犯。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一路上李自成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在攻克太原以后向北京进发的途中,李自成颁布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内容与之前的讨明檄文差不多,都是劝谕明朝官员看清形式,早点投降,并且最重要的是李自成说到:

朕起布衣,目击憔悴之形,身切痌瘝之痛。念兹普天率土,咸罹困穷;讵忍易水燕山, 未苏汤火。躬于恒冀,绥靖黔黎。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彰尔之孝。

他在诏书中劝告明朝皇帝,如果投降,能够享受宋朝皇帝投降的待遇,承接宗庙,既然在这里李自成已经称帝并且还让明朝皇帝投降退位,那么李自成和崇祯谈判割据西北为王的记载又是哪里来的呢?

关于谈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希望争取崇祯投降,避免强攻北京城,所以派人谈判,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想割据西北为王所以谈判,那么哪种说法更可靠呢?

《国榷》记载:李自成派宣府投降的守备太监杜勋在城下喊话:

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皇上可自为计。守陵大监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缒上入见,述贼语,请逊位。上怒叱。

而《再生纪略》却记载: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