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代神预言:功高震主却不听劝告,同事把妹他却被老板杀了

时间:2023-08-19 20:12:2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同事这句具有高度远见的劝告,他置若罔闻,最后用自身的命运押注证明了这条千古名言。

文种,春秋越国重臣和谋臣,与范蠡同为越王勾践奋发图强、兴兵雪耻的主要功臣,下场却是因谗言被勾践赐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种之后一百多年,同样因谗言遭受委屈的屈原,满怀悲愤跳江自杀,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司马迁对于屈原的这股怨气是抱有理解和同情的,甚至有鼓励的味道。但是对于命运更惨的文种,我们看不到太史公字里行间的一丝同情,甚至对于文种的死也是一种平淡的白描。

这就很奇怪,一向怀着悲天悯人人文情怀的太史公,为何在文种之死这件事上如此冷漠呢?对于一些悲剧英雄,比如项羽、窦婴、李广,人生结局都比文种好很多,司马迁也是充满同情的,为何独不同情文种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文种并非司马迁意识中那种明智之士。司马迁对于范蠡的功成身退相当赞赏,那么文种功高震主不知进退招来惨剧必定归为另册;况且,范蠡在事先对文种的劝告,谋略深远、至理名言,文种的不听劝,既有可能是贪恋权势,也有可能是他根本不具备范蠡那种政治智慧。

所以,在他人看来,文种的下场多少就有些"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咎由自取了。

按《史记》记述,文种在勾践被围于会稽山时前往吴国屈辱求和;求和不成,又献反间计离间伍子胥和夫差的关系,与吴国达成和议;其后勾践和范蠡去吴国当人质时,越国国政全部由文种代理;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归隐,从齐国给文种寄来书信,主要内容就是开头提到的两句名言。

范蠡的核心意思是,勾践其人长脖子尖嘴,这种相貌的人只能与之共患难,不能与其共富贵;你留在越国,必定没有好下场。出于多年同僚,范蠡的最终意见是建议文种离开勾践。

文种看到信后,虽然没有听取范蠡的建议,却采取了谎称有病请假不上朝的举动。文种应该是部分相信了范蠡,但内心却在犹豫观望:范蠡的劝告非常对,但是我想大王还不至于杀我,何不装病试探一下呢?

恰巧此时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文种想作乱,勾践就赐了一把剑给文种,说:你教我讨伐吴国的七条策略,我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剩下不是还有四条嘛,你替我到先王那里也尝试一下吧。

文种当然明白勾践这就是要他自尽,于是他就自杀了。至于有人进谗言,都不完全排除是勾践安排人刻意为之,目的是找个杀文种的借口。

范蠡的担心是对的,他的神奇预言在文种身上灵验了。他不愧是一代高明的谋略家,而他的同事文种显然差远了:范蠡留给后人是携西施泛舟西湖的风流,而文种则用性命留下了千古教训。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