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之首"教子无方受株连
朱元璋杀胡惟庸的初衷是要废丞相,撤销中书省,以达到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的目的,因此,虽然已经知道胡惟庸涉嫌谋反,但在公布其罪名时却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示众。这是因为朱元璋明白,作为谋反案,没有武将出场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个时候他还不想牵涉太多的人。
(相关资料图)
那些帮助他夺取天下、功劳卓著的武将,朱元璋自信给足了他们殊荣和优厚的待遇,以及应有的一些特权,他相信一个小的胡惟庸还不至于把他们都拉到其阵营里,即便有个把上了贼船的,也是一时受蒙蔽,只要给他们时间,相信他们自己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的。
可是有一个人却是朱元璋不肯原谅的。此人就是曾被他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术界称为"太史公"的宋濂。
说起来宋濂也真是不幸,都已经年过古稀得到皇帝批准退休的人了,却因为次子和长孙卷进了胡惟庸的案子而受到牵连。宋濂,金华浦江人,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很小的时候就由于为人聪明、记忆力超强,被人称为"神童"。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今浙江金华),就请名声在外的宋濂出山。可朱元璋起初并没有十分重视宋濂,因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是枪杆子,唱主角的是那些紧握枪杆子的武将。宋濂是一个纯儒生,没有刘基的谋略,也提不出朱升那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见,朱皇帝只是将他作为太子的家庭教师兼自己的私人顾问留在身边。宋濂的突出贡献是在大明朝建立以后,如果说他的笔杆子在朱元璋夺取天下发挥过作用的话,就是帮助朱元璋起草了那篇在当时影响极大的《讨元檄文》。
宋濂虽然不善于砸碎一个旧世界,但在建立一个新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满腹经纶、熟悉典故。
宋濂没有担任过重要的行政职务,除了为太子和诸王教授经学外,主要的工作就是主持编纂《元史》,此外还为皇帝起草各种公文。朱皇帝要大举封赏功臣时,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宋濂依据汉、唐的先例,向皇帝提出了许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由于工程浩大,牵涉人数众多,又要照顾到方方面,那段时间宋濂吃住都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地工作。
国家的各项礼仪制度,从祭祠宗庙和各种神癨的典礼,到上朝、宴会、法律、历法以及百官衣冠的制度,及外国使臣进贡和赏赐的礼仪,甚至连元勋大臣去世后的谥词等,凡是和典礼、文章有关的事宜,朱元璋都交由宋濂负责。因为在文化建设方面才能出众,再加上担负教育太子、为皇帝传道解惑的重任,宋濂自己也必须不断地充电,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被推为文臣之首。
朱皇帝曾咨询过宋濂道:"爱卿认为作为帝王哪些书是最值得研读的?"宋濂首先推荐了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所编撰的《大学衍义》。于是朱皇帝让人将《大学衍义》全书抄下来,贴在大殿两侧的墙壁上,专门组织群臣让宋濂讲解《大学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中的一段。宋濂讲完后,朱皇帝发表即席讲话:"汉武帝沉溺于方技之说,一改文帝、景帝的节俭之风,民力既已疲惫,而又以严刑来监督。人主能以仁义来治理民心,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以学校来治理百姓,祸乱就不会发生,所以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朱元璋喜欢宋濂是因为他作为皇帝的侍从学士,朝夕相处有的是说话的机会,但他从来不说假话瞎话。朱元璋疑心很大,对谁都信不过,当上皇帝后广插耳目,派出大量检校监视众文武官的行为,对接触最高机密,尤其是皇家隐私的宋濂就更不用说了。
据说有一天宋濂刚刚上班,朱皇帝见面问他道:"爱卿昨晚没喝两杯吗?"宋濂说喝了。原来头天宋濂家来了几位客人,他设宴陪客人喝了几杯。朱皇帝接着问他来人都有谁,吃的什么菜,喝的是哪个牌子的酒,宋濂一如实说了一遍,连上菜的秩序都不差分毫,朱皇帝听后抚手大笑道:"爱卿果然不欺朕也!"
朱元璋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宋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管好自己,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这点宋濂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他在客厅的醒目位置挂上"温树"二字,"温树"一语出自西汉御史大夫孔光的一则典故:孔光为官几十年,有一次,他的一帮大小老婆听说长乐宫里盖了一间温室,用来栽种各种奇花异草和名贵树木,出于好奇就问孔光:"温室中都栽种些什么树木呀?"孔光嘿一笑,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岔开,没有透露半个字。后人就此赞叹:"忠慎有余逾温树。""温树"就成了为官谨慎、嘴巴严实的代名词。
宋濂在孔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严守秘密,从不泄露和皇帝的谈话,向皇帝提交书面意见之后,马上焚毁底稿。有客人上门,不管是有心还是出于无意,哪怕是涉及朝廷一丁点的事儿,他就指指"温树"二字,绝口不谈。他深知皇家无小事,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海啸。
闲聊时朱元璋也曾向宋濂询问过群臣的善恶优劣,宋濂只是列举那些表现优异的大臣,并一指出他们的贤能。朱皇帝要他举出几个表现欠佳甚至是小人之类的典型,宋濂回答:"贤良的人与臣有来往,臣了解他们,那些跟臣没有来往的,臣不了解他们,所以臣不知道谁是小人。"对宋濂的操守,朱皇帝是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的:"景濂(宋濂号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在教育太子方面,宋濂十几年如一日,真正把"园丁"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太子朱标受其影响很深,言必称"我师父如何如何""我师父说应该如此如此"。宋濂对此很是欣慰,虽然从事的工作无权又无利益可言,但他宁愿固守清贫,也要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更是割舍不下这份师生情。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九月,朱元璋对宋濂说"卿可参大政",打算让他出任政务官。宋濂顿首力辞道:"臣没有其他长处,只会用文墨为皇上做点事,一旦出任政务官,恐怕辜负了皇上,能在皇上身边听命就很知足了。"令朱皇帝大为感动,继续将他留在了身边。所以一直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退休,宋濂仍然是侍从学士而已。
宋濂近乎完美的表现,也让朱元璋对他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宠爱,每次接见,必备好座椅,好茶招呼,白天必定留饭。洪武十年,宋濂退休时,一向吝于奖赏的朱皇帝,破天荒地拿出《御制文集》和绸缎衣料作为赏赐,对六十八岁的宋濂说:"将此衣料收藏三十二年,作百岁衣!"
宋濂哽咽着连连叩头谢恩。如果故事到此结束,一生谨言慎行、俯仰无愧,被人们尊称为"太史公"的宋濂,从此可以安度晚年,等着消受御赐的"百岁衣"了,也顾全了君臣之间罕见的一段佳话。
可是,由于朱元璋爱屋及乌,要恩及其子孙,由于其长子宋瓒早逝,就将宋濂的次子宋?召为中书舍人,宋瓒的儿子宋慎也被录用到仪礼序班。宋氏祖孙三代同在内廷当差,成为最接近皇帝的官员,这份殊荣令人羡慕不已。
宋濂自身的表现无可挑剔,然而他却没能管好自己的子孙。宋璲叔侄自由出入内廷的便利条件,终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宋慎被牵连到"胡惟庸案",以"胡党"的罪名被处死,宋璲叔侄则受到"连坐"一并处死。
史书上没有关于"胡惟庸案"涉案人员犯罪的详细记录,宋氏叔侄具体犯的什么罪不得而知。按照一般的常识,谋反行动是极其隐秘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不会留下太多文字上的线索,这本身就给查证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光凭参与密谋,或者知情不报就可以定罪。具体到宋氏叔侄来说,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别人供出来的。虽然没有证据显示宋璲、宋慎是否答应了胡惟庸,准备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阴谋毒害朱皇帝,但仅凭其知情不报,没有揭发胡惟庸的阴谋这一条,就足够定他们死罪了。朱元璋还将被自己誉为"纯臣"的宋濂押到南京,准备开刀问斩。马皇后知道后,大为惊讶,劝谏道:老百姓家为子弟延请教师,尚且能够以礼全始终,何况天子!而且宋先生早已回乡家居,必不知情,希望手下留情。
马皇后清楚,此时的朱元璋根本听不进她的话。因此在第二天帝后就餐时,马皇后不碰荤腥,朱元璋询问缘故,马皇后回答道:"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一向对皇后敬重有加的朱元璋听后,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免去宋濂的死罪,改为流放,发配茂州。
宋濂虽然逃过一死,但是千里迢迢的流放,对于自诩为"俯仰无愧"的君子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年逾古稀的他,还没有到达茂州,就郁闷地死在了夔州(今重庆奉节)途中。享年七十三岁,时间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一刀,廖永忠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说:"臣配不配当淮阴侯,天下人说了算,陛下是不是汉高祖,后人说了算。今日之事,陛下心里清楚,臣也明白,算是君臣心有灵犀吧,也不枉臣跟随陛下出生入死那么多年!"
这话太扎心了,朱元璋挥手示意将廖永忠带下去。廖永忠说得没错,自从在定远李善长提出要效仿刘邦之时,这么多年来他朱皇帝处以汉高祖为榜样,他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都在有意无意地师承刘邦,这对跨越一千六百多年时空的帝王竟然成了师徒。
不管怎么说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得把文章继续做下去,于是刑部赶紧将从廖府搜集来的物品列成清单,以"僭用龙凤诸不法事"的罪名张榜公布。
德庆侯廖永忠毕竟是有免死铁券的功臣,除了谋反罪,不能直接判处死刑,刑部将他丢进天牢折磨得奄奄一息后,秉承皇帝的谕旨将其重责四十大板,再勒令他回家反省。可叹曾经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回家没几天就死不瞑目地撒手人寰。
廖永忠事发之时,他的亲密战友、亲家翁,同样是难兄难弟的汤和正在中都施工现场督工,等他得知消息赶回南京打算替战友求情时,廖永忠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好歹见了最后一面。廖永忠一入土,汤和赶紧返回凤阳,免得又落下一身不是,这么些年来,他也是如履薄冰。他知道自己那个发小儿,疑心病越来越重,而且是抓住辫子就永远不放手的人。那还是在驻守常州时,聪明一世的汤和却犯了一次糊涂,当时,他有事情请示朱元璋,遭到朱元璋无情否决。汤和爱喝酒是出了名的,心里不痛快的他几杯黄汤下肚后,想到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哥们儿竟然连点面子都不给,不免发起了牢骚:"我汤某镇守此城,就如同坐在屋脊之上,顾左则左,顾右则右!"这句极其隐晦的牢骚话最终还是传到了老朱的耳朵里,常州是朱元璋与张士诚势力的接壤处,难道你汤和想做墙头草不成?
朱元璋让自己的义子严密注视汤和的同时,还把账给汤和记下了,这一记就是一辈子。汤和是很久之后,才了解事情的缘由,想到这句将要纠缠自己一生的醉话,汤和从此夹紧尾巴、管住嘴巴,不敢再有丝毫的大意,皇帝的眼线二十四小时地盯着自己呢。
在幕僚的提醒下,汤和将家里几件作为纪念品留存的龙凤器物烧的烧、埋的埋,彻底"销尸灭迹"。可有人不像汤和做得那么彻底,其中就有一贯小心谨慎的长兴侯耿炳文,他认为既然是皇帝赏赐的物品,毁之不敬,就将之封存起来,以为自己不用就没事了。到永乐皇帝朱棣上台后,耿炳文又成了因"僭用龙凤御品"而死的人,这是后话。
对于宋濂的死,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为他喊冤,事实上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他的罪行比别人还要大。作为太子的老师,更该加倍维护皇家的利益,况且他和皇帝的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由于对他的偏爱,朱元璋让他的子孙自由出入禁宫,然而却被人利用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成了自己身边的一枚定时炸弹,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因此,不管宋濂是否知道自己的子孙参与密谋造反,其本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负连带责任。
朱元璋虽然因宋濂的子孙涉及谋反而处置了他,却并没有给他打上谋反的标签,史书也没有记载宋濂被流放茂州的具体原因,直到十年之后,大兴党狱时才将他列入"胡惟庸案"的名单。由此可见朱元璋还是念及其所做的贡献,珍惜君臣之间的情谊的。也许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动屠杀功臣的念头,可是接着要出场的一个人,情势就大不一样了,他的死直接引起了朱元璋对功勋贵族的重新审视。
朱侯爷自取灭亡
元朝末年时,广东是地方军阀何真的地盘。何真归降以后,广东一直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当地驻兵有着超乎寻常的特权和地位,不但民众怕当兵的,就是地方官员也是谈"兵"色变。地方政府除了提供军队正常的需求以外,还要承担他们巧立名目设置的各项不合理开支,那些当兵的稍不如意,对县衙官吏非打即骂,地方官员是敢怒不敢言。朱亮祖坐镇广州后,更是变本加厉,其本人作威作福,手下横行霸道,如果光是这样就罢了。可朱亮祖却越发放肆,竟与地方豪强沆瀣一气,鱼肉百姓,欺压良善,充当地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朱亮祖自宁国归顺朱元璋后,血战鄱阳湖、征讨方国珍、征南平定两广等战役无不留下他征战的身影,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功被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铁券丹书。次年参与伐蜀战役,虽有战功,因擅杀军校,功过相抵,没有得到奖赏。本来像朱亮祖这样的权贵一般的人是不敢惹的,可朱皇帝偏调了个不一般的人来广州任县令。此人名叫道同,是河间府人,先辈为蒙古族。
道同于洪武初年被举荐任命为太常司赞礼郎,如今被朝廷派到因军队蛮横,被视为难治之地的番禺(当时管辖广州)县任县令。道同到任后,坚决按原则办事,对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予以抵制,使军校们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当地民众的生活稍得以安定。
当时广州城里有一股黑恶势力,这些不法之徒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商人们稍有不从,他们就栽赃诬陷,称对方贩卖走私物品,或者用伪钞、假钞加以陷害,将人弄到兵马司,轻则没收货物,重则严刑拷打。商人们为求自保,只能忍气吞声,以"退财消灾"的心理安慰自己。
为了狠打击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还人民一片天空,这一天,道同布置警力趁那些黑社会成员敲诈勒索之际,将他们人赃俱获,带了回来。那些地痞流氓的家属马上跑去找朱亮祖,让他出面搭救。
朱亮祖收取好处费后,当即派人将道同"请"到帅府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朱亮祖很"不经意"地问道:"听说县令大人抓了几个买卖东西的人,不知这是为何?"
道同心平气和地回答:"是的,只不过他们不是寻常的买卖东西之人,而是……"
朱亮祖粗鲁地打断说:"不管他寻常不寻常的,只要是买卖东西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看就把他们给放了吧,县令大人挺忙的,何必跟他们计较呢?"道同先将那些人之前的所作所为向朱侯爷做了通报,然后说道:"侯爷,道同蒙皇上圣恩,荣任一县之令,自当为皇上效力,维护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岂敢随意释放恶人呢?"
"不瞒县令大人,他们当中有本帅府上的亲友,还请贵县高抬贵手!"
"侯爷此言差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莫说是贵府的亲友,就是侯爷的亲戚,卑职也不敢徇私枉法呀!"
朱亮祖咄逼人道:"县令大人说得固然在理,可法律不外乎人情,况且这里山高皇帝远,难道就不能看在本侯的面子上通融通融吗?"
道同不卑不亢地说:"不是道某不给侯爷面子,你我同为朝廷效力,圣上的教诲道某不敢淡忘,还望侯爷海涵!道某说句不该说的话,圣上派侯爷出镇南疆,是希望侯爷保境安民的,可千万不要受人蛊惑,辜负圣意啊!"
朱亮祖一听道同不但不给面子,还教训起自己来了,撂下一句"那你就走着瞧吧",就拂袖离座。
双方不欢而散。过后朱亮祖越想越气,决定采用军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第二天亲自带人来到县衙前,被抓来的几个泼皮无赖正戴着高头帽挂着牌子在县衙前跪地示众,他们一见救星朱侯爷来了,大喊冤枉。
朱亮祖命亲兵驱散围观的人群,对那帮地痞说了句"本侯知道你们是冤枉的",当即命令手下:"把人都给我放了!"那些士兵不由分说,上前就松绑,负责看管罪犯的衙役眼睁地看着人家放人,连屁都不敢放。
朱亮祖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挺威风的,可走了一段路后,听到沿途民众的讥笑和讽刺声,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轻率鲁莽了,堂一个侯爷,掌管一方的最高军事长官,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亲自去解救几个小流氓,尊严何在?
朱亮祖越想越窝火,竟然把怨恨归咎到道同的头上。等地方官员按常规拜见他这位封疆大吏的时候,朱亮祖指责道同"礼节不周,藐视大臣",不由分说,命人拖下去就结实地打了二十大板。
朱亮祖当众释放恶人、殴打县令的"壮举"迅速传遍整个番禺,更多不法之徒纷纷前来巴结,送钱送物,朱亮祖以"下不为例"一一笑纳。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如此一来朱亮祖表面上成了土豪劣绅、流氓恶霸的大佬,实际他成了别人驱使的一条狗还犹不自知。一家姓罗的财主先用金钱巴结,再将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献给朱侯爷做小老婆。朱亮祖财色兼收,自然大喜过望,跟罗财主就成了一家人。罗家本来就是当地一霸,现在成了侯爷的丈人,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了。
罗家不仅强占别人的田地、房产,强抢别人的妻子、女儿,还带着一帮恶奴寻衅滋事,横行乡里,百姓们对罗家是恨之入骨。状告罗氏的材料如雪片似的飞到县衙里,不少民众甚至在路上拦轿喊冤。道同明知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正义心驱使他非要惩治罗氏一门不可。于是,他下令逮捕了罗家兄弟。朱亮祖听到报告后大发雷霆,一声令下让士兵包围了县衙,硬生将罗家兄弟抢了出来。
简直是无法无天了,道同一个小小县令虽然无法正面抗衡统辖一方的大员,但他有权向皇帝上书,当今皇帝一再倡导廉洁,严惩贪腐,并鼓励地方官吏控告权贵。对,就参他朱亮祖一本,朱亮祖的种不法行为,一条条、一桩桩都是现成的,信手就来。
可当道同把奏章写好后,冷静过来一想,朱亮祖是炙手可热的侯爷,是皇帝作为亲信派来弹压地方的大员,皇帝会听信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弹奏,处置一个朝廷勋爵吗?就算朝廷派人调查,下来调查的人又敢为百姓去得罪权贵吗?到时还不是自找难堪,甚至还会搭上自己的老命!
关键词:
上一篇:统治日本300年的藤原氏,为何不篡夺帝位3个理由使其保持清醒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一汽产业
2023-08-15 14:46
集邦咨询:受全球通胀影响,2023年ServerOEM及云端服务业者(CSP)持续盘
2023-08-15 14:56
沪指探底回升翻红,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收窄,供销社、医药商业、保险
2023-08-15 14:51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瑆佶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文,
2023-08-15 14:54
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低。截至发稿,沪指跌0 55%,深证成指跌1 15%,创业
2023-08-15 13:48
半导体芯片股持续走低,韦尔股份(603501)午后跌停,明微电子(688699)、
2023-08-15 13:46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南京和润数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
2023-08-15 13:47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平板电脑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
2023-08-15 12:4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2023-08-15 12:42
华统股份(002840)8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货币资金充足,经营
2023-08-15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