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做了什么,使唐太宗成为400+皇帝中的唯一

时间:2023-08-15 14:13:5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数人不会感到陌生,对他的故事非常熟悉,如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等等,而且唐太宗和魏征被誉为千古明君与诤臣之典范,历代为人称颂。

但是,对唐太宗的文学才能,大部分人缺少足够的了解,没有特意去查,不会想到《全唐诗》第一首的作者是李世民。《全唐诗》共900卷,第一卷第一首诗就是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当然,并不是说他的诗在《全唐诗》中排第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历代皇帝很多,类似这些为人熟知的故事,其他皇帝或多或少也有过,例如爱写诗的皇帝也不少--著名的大诗人乾隆。

从秦始皇算起,到溥仪退位,中国经历83个王朝,共有408位皇帝,在他们中间,只有一件事情,是唯有唐太宗做过的,那就是写史论。

写史论,和唐太宗命人篡改《高祖实录》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中国历代各朝均有设置史官,《史通》称:"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史官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不足为奇,但在《晋书》编修过程中,太宗以万乘之尊,亲自动笔制成《晋宣帝论》、《晋武帝论》、《陆机论》、《王羲之论》四篇史论,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也非常罕见。

要探讨唐太宗写史论及重修晋书的动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唐太宗极为重视以史为鉴

唐太宗传有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史籍的重视。

唐太宗继位不久,就组织一批史学家修撰前朝历史,亲令修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六部史书。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诏书《修晋书诏》,从根本上道出了史学的社会功能。

朕拯溺师旋,省方礼毕,四海无事,百揆多闲,遂因暇日,详观典府。考龟文于羲载,辨乌册于轩年,是知右史序言,由斯不昧,左官诠事,历兹未远,发挥文字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史书的作用既有如许之大,那就非修不可。在诏书中唐太宗还提出可依修五代史故事,"若少学土,亦量事追取"。一般说来,皇帝诏书是由大臣起草,经皇帝认可而颁发的,但不论出于大臣之手还是出于史官之手,都反映了唐初最高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对史学社会功能的深刻认识,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而发布出来,也就是体现了唐太宗的意志。

第二,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

除了重视史籍,也是唐太宗针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考量。

在统治后期,唐太宗矜于"文德武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统六军从洛阳北上征伐高丽,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东征以失败告终,对此他有所醒悟。此外,唐太宗还受到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刺激:一是"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严重斗争";二是"他对勋戚功臣们的猜忌怀疑";三是"太宗本人对历史记载的恐惧心理"。

此前,围绕皇位继承的严重斗争,皇子们"各树朋党,遂成衅隙"(《旧唐书·恒山王承乾传》),从而唐太宗对诸子和勋臣猜忌丛生。贞观十七年(643)春天,平定齐王祐叛乱后,又审理太子承乾谋反案,结果太宗废二子,杀一子、一弟及一批勋戚贵臣。这一关系皇权能否巩固的惊人要案,对太宗晚年心灵的打击极为沉重。他在处理现实政治斗争以寻求身后皇权稳定的过程中,联想起西晋统一王朝的短期覆灭,正是肇始于皇位继承不当和权臣干政,因而他要借修《晋书》以"览古今之失,察安危之机",既总结西晋灭亡的历史教训,又表明其维护唐皇朝政权稳定所采取各种措施的必要性。

基于对稳固统治的考虑,唐太宗专门撰写了《晋武帝论》,他对晋武帝的不足之处一一评论。

晋武帝的"骄泰之心",使其"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睹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不知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加以建立非所,委寄失才",故而"贾充凶竖","杨骏豺狼",其"祸心"得逞。接着又揭示:"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圣贤之道,岂若斯乎"!唐太宗进一步对西晋灭亡原因从理论高度总结说:"良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是以君子防其始,圣人闲其端。"

论唐太宗对陆机其文其人的评价差异

〈完〉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现实政治斗争处理的反思,唐太宗才能提出深刻透彻的见解,其中蕴含着现实斗争的丰富内涵,他希望可以用来警戒皇子和大臣,以图稳固大唐帝国的根基,使其千秋不坠。

唐太宗作为皇帝,首要考虑的是巩固对国家的统治,有其政治目的,他亲自写史论,相比言语有更强的说服力,是正式的政治思想阐述,也是直观的政治宣言,更是给群臣明确的指导。

第三,以前所修晋史"未能尽善"

此外,唐太宗认为之前的晋书存在缺陷,"虽存记注,而才非良史,事亏实录"。

两晋南北朝史学较发达,各家撰写的晋史共约有三十一部,加上晋故事、晋旧事一类七部,晋史未撰成者六部,晋史注释三部等,各类晋史和资料总共约四十七部。至唐初贞观年间,散失不少,除沈约、郑忠、庾铣三家晋史已佚外,还留存下来十九家晋史,但是质量欠佳。

而且,《晋书》甚至连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渊明撰的《搜神后记》等志怪传闻包括在内,不免贻笑于人。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也说:"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于是,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下诏书命人重修。

第四,出于唐太宗本人的爱好

除了为晋朝两个皇帝写了史论,唐太宗还写出了《王羲之论》和《陆机传论》,应是出于他的艺术爱好。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而唐太宗是把王羲之推上"书圣"位置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的偏爱,可从"萧翼赚兰亭"事件中表露无遗。据载监察御使萧翼奉旨从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手中,巧取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

更有传言唐太宗生前将《兰亭序》视为至宝,死后也没有释手之意,他临终前嘱咐儿子李治,一定要将《兰亭序》入棺陪葬。

对王羲之的书法喜爱至极,唐太宗以他为师学习,书法得以自成风骨。

《淳化阁帖》共十卷,有帝王、名臣及著名书法家百余人,计420篇作品。第一卷是帝王篇,自汉章帝至唐高宗共19位,而唐太宗的书法就占了一半。

正是因为对王羲之及其书法的热爱,让唐太宗欣然提笔,写就了《王羲之论》,显出一位书法爱好者对书圣的推崇。

此外,唐太宗还写了《陆机论》,这则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对"文宗"的评价。

《陆机传论》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评价陆机其文,赞美陆机的文学成就;后一部分重点评价陆机其人。唐太宗毫不掩饰对辞藻的喜爱,对陆机文采的特别推崇和欣赏。

"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唐太宗又把他评为"百代文宗"。唐太宗高度评价陆机文学成就,并非只是因为陆机的作品辞藻华丽,还因为陆机的政治思想对唐太宗也有吸引力。

唐代编修的《晋书·陆机传》主要是着眼于陆机的政治才能,由于陆机的政治思想如此切合唐初的政治实际,才会受到唐太宗高度的重视和推崇。

着眼点在于陆机识见之高明;"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是说陆机长于说理,"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是就陆机的《演连珠》五十首而言的。"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说他既有高深雅致的文辞,更有丰富显明的思想,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正是陆机"远超枚、马,高蹑王、刘",成为"百代文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这一层中,太宗在高度评价陆机文学才华的同时,更突出了他高明的政治思想、高超的政治识见。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