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速看:朱元璋把陈友谅儿子送去高丽,难道不怕缺乏管控,他会作乱吗!

时间:2023-05-16 17:00:5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当他在一众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建立江山后。他觉得那些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们,都是有威胁的人,因此对他们非常忌惮。

为此,朱元璋发动了"洪武四大案",杀了六万多人。在这场大杀戮中,那些可能对朱元璋构成威胁的人,也因此被他清理得干干净净。


(资料图)

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却并没有杀陈友谅的次子陈理。

(朱元璋剧照)

照理说,陈友谅的儿子对朱元璋江山的威胁,肯定是很大的。这种威胁,绝不亚于朱元璋的那些功臣们的威胁。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当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打败并杀掉陈友谅,抓获陈友谅的大儿子陈善后,次子陈理逃脱出来,回到武昌,宣布继承陈友谅的皇位。随后,朱元璋率军前去攻打武昌。从当年冬月,一直打到第二年二月,都还没有把武昌攻下来。由此可见,陈理年纪虽小,却是个顽强的人。

后来,朱元璋抓到大将张必先,把张必先绑到武昌城下示众。张必先是陈友谅的一员骁将,张必先被杀,在城中造成一阵恐慌。陈理见城中将士及百姓无法节制,再加上朱元璋派出陈友谅旧部进城反复劝降,陈理才出城投降。

而且,就算陈理投降朱元璋了,他还不安生,多次口出怨言。

这样的一个人,而且是个容易冲动的年轻人,确实是非常危险的。

(陈理剧照)

其二,陈友谅的旧部有可能拥戴陈理造反。

要知道,陈友谅曾经是南方军阀中的老大,大汉皇帝。他手下战将如云,文臣众多。陈友谅被朱元璋杀掉后,他的亲朋好友、文臣武将痛恨朱元璋的,肯定很多。

历来开国皇帝都非常忌惮前朝皇帝的子孙。根本的原因,就是害怕有人拥戴前朝皇帝的子孙作乱。清朝初年,拥戴崇祯皇帝儿子们,或者借崇祯皇帝儿子之名作乱的事件,就有好几次。宋朝末年,也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陈理本身是一个不容易驯服的青年,陈友谅的旧部怨气又多,因此,造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不过,就算陈理是个如此危险的人物,朱元璋也没有杀他。

当他口出怨言的时候,朱元璋本该以此为借口,及时除掉他的。可朱元璋只是非常开通地说:"此童孺小过耳。"就是说,这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犯下的小过错而已。朱元璋对陈理的处理,就是把他送到高丽去。

我们都知道,要么就把敌人杀掉,要么就把敌人放在眼皮底下监视起来。把敌人放到远方去,难道不害怕敌人造反作乱吗?当时朱元璋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陈友谅剧照)

我认为,朱元璋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陈理在高丽没有群众基础。

高丽虽然不在明朝的掌控范围内,但是,陈理在高丽却也没有群众基础。毕竟陈友谅曾经的势力范围,是在中国南方。就算可能有个别陈友谅的旧部逃到高丽去,想要拥戴陈理,但人数肯定也非常少。高丽本土的人,对陈友谅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不可能支持陈理。

四、陈理受到了严格的监控。

朱元璋之所以把陈理送到高丽,就是非常信任高丽。这份信任,高丽是绝对不敢辜负的。因此,他们会非常小心地看护着陈理,害怕出现任何闪失,造成明朝兴师问罪。陈理受到了这样的管控,显然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事实上,陈理在高丽的情况,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不但没有掀起任何风浪,生活还过得相当凄惨。《李朝太宗实录》里记载了高丽王把陈理封为"陈王"的事情。不过,虽然封为陈王,但待遇似乎名不副实。尽管没有记载高丽王给了陈理什么样的待遇,但是,《李朝太宗实录》记载了高丽王赐给陈理"一名婢女""一些米豆""酒十瓶"这样的话。可见,陈理的排场是很小的,生活是很不宽裕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李朝太宗实录》等)

二、高丽属于外国。

高丽对于明朝来说,属于外国。陈理如果要组织人造反,也只能造高丽王的反,不可能造明朝的反。造明朝的反,那就得带领高丽人打进明朝来。要知道,明朝的边关是有军队驻扎的,想打进明朝来,谈何容易?

就算是高丽王组织全高丽的军队,和明朝开战,尚且不是明朝的对手,何况只是一个造反者。

三、高丽是明朝的属国。

高丽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大陆中原王朝的属国。和中原王朝的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发生过朝鲜半岛的国家,打进中原来过。因此,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高丽人是绝对不可能支持陈理,帮他打明朝的。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