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难道《史记》错了,秦始皇之死,遭同期史书打脸

时间:2023-05-16 15:52: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称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现在普通人的历史观中,几乎所有汉武帝之前的大事件认知都是从《史记》中而来。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挖掘、发现,史记部分内容的真实性是受到了挑战,譬如今天我们谈论的"秦始皇之死",它就跟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内容有很大出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赵正书》被认为是西汉早期作品,极有可能成文早于《史记》。同时在对秦始皇最后时刻的记载上,他要比史记全面很多,有大量秦始皇跟各个大臣交流的详细内容。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史记》中秦始皇在自己巡游途中生病之后,忌讳别人说死亡,因而没有人敢提死字,突出秦始皇的无情、残暴。

《赵正书》其亟日夜输趋,至白泉之置,毋须后者。其谨微密之,毋令群臣知病。"

但是《赵正书》中是秦始皇考虑到自己死后,可能出现动乱,直接下令不能让随行大臣察觉自己生病,当时大部分大臣应该都还是认为皇帝依旧活蹦乱跳的。

《赵正书》病即大甚,而不能前,故复召丞相斯曰:"吾霸王之寿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何。……其后不胜大臣之纷争,争侵主。吾闻之:牛马斗,而蚊虻死其下;大臣争,齐民苦。哀怜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其议所立。"

群臣均无法知道始皇现状的时候,秦始皇是召见了李斯问话,出于对李斯的信任,他说出了自己快死的实情,强调"吾霸王之寿足矣"。

与此同时,秦始皇也分享了自己的担忧。当时的秦始皇是担忧自己的儿子还无法撑起大局,将来大臣和王子组合争权夺利,天下百姓可要遭殃了,大臣争,齐民苦。《赵正书》的观点,秦始皇是个很体恤百姓疾苦的君主。

《赵正书》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

当要正式立后事之前,秦始皇是给予了李斯足够的信任,他是哭着让李斯帮忙想该谁来继承。

《赵正书》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对于始皇帝的信任,此刻的李斯给出的答案是胡亥,而之所以选择胡亥,也并不是像《史记》记载那样,是因为小气,担心失去权力。而是从事实出发,考虑始皇病逝之地距离都城路途遥远,立其他公子继位,担心众多公子会趁中间的时间差,召集自己的亲信搞什么不好的事。立胡亥是最安全妥当的。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史记》中赵高恶意扣留被后世猜测是秦始皇立扶苏为帝的诏书,然后密谋李斯一起矫诏的事,在《赵正书》根本没有体现,甚至赵高都没有戏份,只是作为随众立于一旁照顾始皇。

《赵正书》中整个秦帝国的未来,是李斯和秦始皇这2个好搭档,以权力如何平和交接,避免大臣争权为前提而定下。胡亥确实是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只不过秦始皇看走眼了。

最后留个选择题,你相信《赵正书》,还是《史记》,评论区告诉我,要有理有据哈。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