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资讯:空城计的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他身旁的童子?难怪司马懿会撤兵

时间:2023-05-12 21:03:0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陆游《悲歌行》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将历代战争中的斗争经验总结成书流传千古。"三十六"计源于南北朝,指的是36个兵法策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里面的空城计,是由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一场博弈而来,这个情节也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当时曹操的主帅司马懿攻占街亭后,下属军队士气大涨,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西城,他率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直逼诸葛亮镇守的西城。面对司马懿士气高涨的的十万大军,诸葛亮却无人可用,贸然迎战只能是以卵击石,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诸葛亮急中生智,拿自身安危做赌注,演了这招空城计。其实空城计有诸多疑点,取胜的关键不是诸葛亮,而是他身边的童子,这是为什么呢?看完你就知道诸葛亮带的这两个童子有多重要,难怪司马懿会撤兵。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先是命人打开城门,并且撤走城门口的全部守军,光是这一举动就让司马懿和十万大军感到惊异万分。而诸葛亮又带着两个童子在城门上悠然自得地弹琴,仿佛城墙下站着的并不是敌军,而是正在欣赏他高超琴艺的友人。

司马懿此人本就生性多疑,诸葛亮正是摸清楚了他性格中的这一特点,使了一出空城计。司马懿见城门大开且无守军,城内街道空空荡荡一望见底,顿时心中的疑点重重。司马懿心知诸葛亮的能力,因此从不敢轻敌,面对这样一座空城,司马懿以为城内有埋伏。因担心进入敌人设下的陷阱,司马懿撤军了。

后世在看空城计的时候,心中不免疑虑。司马懿兵力充足,占尽优势,他为何不直接射杀城门上自己此生所遇最捉摸不透的敌人诸葛亮,然后派一小队进城门打探虚实呢?这样一来,司马懿就能轻易识破诸葛亮的计谋,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其实空城计取胜的关键,除了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并且傲慢自负,不愿意白白损失一兵一卒以外,还在于诸葛亮身边立着的童子。空城计的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他身旁的童子?难怪司马懿会撤兵

当时诸葛亮在空城墙上弹琴的时候,脸上是一派云淡风轻的表情,面对十万大军,诸葛亮没有带上武功高强的护卫,而是带上了手无缚鸡之力且年幼的两个童子。这一点让司马懿觉得诸葛亮胜券在握,因此不敢贸然前进。再者,童子的心理素质与诸葛亮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有本事面对强敌而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而年幼的童子不可能在面临生命危险时还能装出淡定的神色。诸葛亮身边的童子脸色平静而自然,并且立于十万大军前而面不改色,说明他们十分有底气,连童子志都给人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司马懿还有什么理由不怀疑呢?为了稳妥,他最终选择了撤军。

结语

空城计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心理战",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为诸葛亮十分了解他的对手司马懿,所以他有勇气下这一步险棋,若是对方换了一个主帅,诸葛亮的这招空城计很可能无法成功。以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了解,他知道司马懿为人谨慎,万不会轻敌,最终果然如他所料。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