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南明绝唱之战:6000精锐打掉大半八旗,损失太重清朝有意隐瞒伤亡 当前消息

时间:2023-05-08 17:57: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653年5月25日,大学士洪承畴接到了清朝皇帝顺治的紧急宣召。

这位刚从满汉争斗的漩涡中跳出来的前明降将很不自安,他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人进谗言诋毁于他。

好在,一切都是虚惊。


(相关资料图)

进宫一问,才知道皇帝是要重用他。

因为江南的反清浪潮太严重了,严重到清朝甚至要放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等七省之地。

其实,关于这件事,洪承畴早在军报里看过了。

将清朝逼到这份上的,是个叫李定国的南明大将,去年杀死定南王孔有德和满洲亲王尼堪也是他。

军报上还说,这年5月初,李定国已经率军进了广东。

看样子,他是想和福建沿海的郑成功会师。

那么,形势如此严峻,顺治帝到底给了洪承畴怎样的大权呢?

在顺治下发的谕旨里,是这么说的:

"大学士洪承畴,著特升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听择扼要处所驻扎,应巡历者,随便巡历。抚镇以下,听其节制;兵马粮饷,听其调发。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报闻。满兵或留或撤,酌妥即行具奏。文武各官,在京在外应取用着,择取任用;生转补调,随宜奏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

总而言之:在南中国,洪承畴的官最大,有先斩后奏的特权;无论是难缠的满清兵还是身处显爵的封疆大吏,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吏部、兵部,均不得掣肘。

不得不说,顺治帝虽然年轻,看人的眼光却很准。

因为洪承畴到前线不久,便改变了清军在湖南的被动局面。

不过,因为三峡大顺军余部的袭扰以及湖广屡遭兵灾导致的粮秣征集困难,洪承畴的推进很快就停滞了下来。

不得已,洪承畴只能采取"以守为战"的战略方针,即先巩固湖广,使之成为进军云贵的大本营,而后再徐图南进。

当然,派人威逼利诱抗清志士也包含在他的战略方针里。

朝廷百官见这种战略推行起来耗时费力,给刚入关的清朝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纷纷上表弹劾。

顺治帝倒是用人不疑,他将这些奏章一股脑压了下来,给了洪承畴很大的慰藉。

到了1657年,洪承畴的忍耐终于得到了回报。

因为在这一年,他得到了一名深知南明内幕的降将。

他,就是孙可望,南明永历政权曾经的头号权臣。

他之所以投奔清廷,还是因为和义弟李定国夺权失利。

史料记载:孙可望降清后,不但细致奏明了南明的政情和李定国部众的情况,还特地献上了滇、黔的地图,供清军进兵使用。

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清廷怎会放过!

很快,顺治便调集了十余万军队,命其分三路攻入云贵。

在这三路大军中,负责四川方面的总司令是前明山海关总兵,那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他,推进的最为猛烈,大有不擒住永历帝誓不罢休的架势。

清军三路并进

对吴三桂咄咄相逼,李定国和他的部众均深恨不已。

当然,涌上李定国脑海的还有当年他引清兵入关的劣迹。

于是,在这种愤恨情绪的推动下,李定国遂打算狠狠挫一下清军的气焰。

史料记载,李定国用兵的地点离怒江不远,是一个叫磨盘山的穹岭,位于腾冲和龙陵之间;山上有条羊肠小道,曲折蜿蜒,仅容一骑通过,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若吴三桂继续领兵追击,磨盘山是必经之地。

按理来说,吴三桂用兵多年,应该知道经过这种险要地形时,要格外小心伏击。

但是,因为屡战屡胜,吴三桂并未将这道险关放在心上。

很快,排成一字长蛇阵的清军前锋部队便进入了李定国的伏击圈。

谁知,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场变故发生了:时任南明大理寺卿的卢桂生突然离队投奔了清军,并向吴三桂泄露了明军的伏击计划。

吴三桂闻讯,赶紧令前锋后撤,并让部队舍骑步行。

同时,他又命炮兵轰击树丛,弓箭手攒射密林。

指挥第一伏的明军主将窦名遇见状,知道埋伏已被识破,遂率伏兵拦截。

第二伏、第三伏的明军闻风而动,亦抽刀增援。

于是,两军遂在狭窄的山间小路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李定国此时正坐在山顶观战,清军发射炮弹溅起的土块甚至击中了他的面部。

战至下午,随着清军后续部队的增援,战局开始逆转。

原先被南明伏兵打得晕头转向的清军基本摆脱了困境,并展开了有限反击。

而李定国这边,经过激烈厮杀,之前调用的六千精锐步兵仅剩下了1/3。

也就是说,再打下去,南明军很可能会全军覆灭。

不得已,李定国遂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至此,一场稳胜的围歼战乃以失败告终。

即使如此,吴三桂所部亦遭到了重创。

那么,在这场大战中,清军到底损失了多少人呢?

很遗憾,由于清朝官史的刻意隐瞒,清军在磨盘山的战损至今仍无确数。

但是,综合各种史料推算,清军折损的部队,应当超过了八千人。

这里面,至少包括十余名高级将佐。

这样的惨败,在清军攻略中原的战争中,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

参考资料:《明清史料》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