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姜维一个致命错误,导致蜀国仅仅两月就亡国!

时间:2023-04-08 11:00: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诸葛亮七年时间北伐五次,皆以失败告终,其中大规模的全面北伐战争两次,中型区域北伐战争一次,小规模北伐战争两次。蜀国内耗严重,兵疲民困,在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回汉中,开启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本以为蜀国就此罢休,但在姜维掌权之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战争。

自姜维北伐,共计大大小小十一次战争,胜四次,平五次,败两次,可以说如此骄人的成绩比诸葛亮还好,但是蜀国并没有因此而将局势转衰而优,反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姜维未有完全掌握兵权之前,打的都是不过万的小仗,可谓是屡战屡胜,但当完全掌握兵权之后,北伐仅仅一年,蜀国便被魏国消灭。为何姜维胜多败少反而让蜀国被灭亡呢?关于这个问题得从汉中郡开始说起。

汉中之地自古是兵家重地,对于蜀国来说更是重中之重的战略地,其汉中东接荆襄,西起阳关,南靠巴山,北至秦岭,地高势险,山川纵横,易守难攻,此地不仅让刘备梦寐以求,曹操对这也是虎视眈眈。刘备若是想建立蜀国,就必须拿下汉中,此地号称巴蜀之咽喉,不仅能贯通巴蜀至中原,还能辐射到关中、陇右等地区。曹操于215年抢先刘备一步拿下汉中,但没有留下重兵把守,刘备率大军苦战数月才从曹操手中夺下汉中。后曹操再次集结军队攻打汉中,刘备亲自坐镇汉中坚守不出,曹操攻打无果,遂只能退回。曹操若得汉中,则刘备无蜀国,曹操无汉中,则想要攻打蜀国就必须翻越秦岭巴山,汉中是唯一能直通益州的道路,所以汉中堪称蜀国命脉之地,前期蜀国据守汉中得以国家稳固,后期诸葛亮北伐坐镇汉中,前线才得以保障。


(资料图)

姜维错误的调整汉中战略,为蜀国埋下了祸根,是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姜维出生凉州,了解汉中地形,他认为夺下陇右便可虎视关中地区,于是提出"敛兵聚谷"策略,将汉中兵力转移到阴平,撤离蜀国据守的多年要塞,如此一来便能诱敌深入,然一并歼之,虽然此战略有可行之处,但他忘了蜀国相安多年之本正是凭借汉中的险要,才阻挡魏国半百年之久。

蜀国本就巅峰不在,不宜冒险,但姜维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依靠多年的地形优势。汉中守军不足,内部空虚,魏国可轻易攻下汉中,直指蜀国腹地,虽然关中、汉寿可以支援,但主力部队屯兵于陇右,汉寿、关中尚且只能自保,而陇右距离偏远,魏军突袭汉中,远水难解近火,一旦形势危急,主力部队无法及时驰援。

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战争失败之后,朝廷宦官不满姜维穷兵黩武,联合朝廷上下意图解除姜维兵权,姜维恐生变故,便抽离汉寿仅剩兵力前往阴平屯田避祸,如此一来,汉中本就薄弱的军力再次受到削减。

其姜维错误的战略很快被魏军知晓,司马昭果断派遣十八万大军分三路直逼蜀国。邓艾带三万人马牵制姜维,诸葛绪带领三万人马切断姜维后路,而还有十二万的主力部队则全军出击攻打汉中。面对声势浩大的魏军,汉中虽易守难攻,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脆得跟一张纸一般,钟会率领十二万大军长驱直入,蜀军难以防守,摧枯拉朽般迅速败下阵来。随着阳平关的失守,蜀国的最后防线也溃败下来,囤积在阳平的大量粮草被魏军占据,蜀军没了后备粮草,兵无战心,将无战力,仅一个月时间不到,魏国已经兵临蜀国都城之下。

此时的姜维被六万魏军缠住,面对邓艾和诸葛绪夹击已经是自顾不暇,再想支援汉中也是回天乏术了。等到姜维摆脱被围剿的困境之时,蜀国北境已经全面溃败了。当魏军兵临成都时,后主刘婵早已将城门大开,迎接魏军进城了,从此宣告着蜀国的灭亡了。从攻下汉中到刘婵投降,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此前数十年的曹魏纷争就此画上句号,三分天下的蜀国宣告了落幕。

姜维做的冒险战略决定,是加速蜀国灭亡的最大原因。将兵力调离汉中后,他选择离开朝廷坐镇阴平,这是他恐惧政治旋涡的表现。他继承了诸葛亮"以守为攻"的战术理念,却没有继承诸葛亮的小心谨慎,忽略汉中,屯兵陇右,这是诸葛亮在世期间最忌讳的战略,姜维却接连犯错,终究是酿成了大祸。

当然姜维的战略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蜀国的局势,但是一味的将蜀国灭亡的错误推给他,甚至是推给诸葛亮,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蜀国自刘备去世之后,国力一直在衰弱,被魏国吞并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诸葛亮继先帝遗愿,光复汉室之后,以弱攻强,明知不能成功却毅然决然踏上北伐之路,他是在为蜀逆天改命,却也将蜀国带上一条不归路。姜维同样是为蜀逆天改命,但他却没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赞誉,他不仅顶着当时穷兵黩武的骂名,还顶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压力,他成则丰功至伟,败则万劫不复。

蜀国的灭亡,自己朝廷内部腐朽也是一定的原因,朝廷内部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争权夺利,相互打压,而刘婵坐视不管,任其发展。宦官逼迫姜维解除兵权,导致姜维不得不离开汉中,远赴阴平。刘婵的无能与听信宦官谗言也是导致灭亡的原因,在魏国还未大军出发时,姜维也察觉到了危险,于是上书刘婵加强防范,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平关和阴平桥头,但是刘婵听信谗言,并没有理会,错过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机会。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