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刘邦出川时粮草充足, 诸葛亮北伐却为何总缺粮? 魏延一语道破玄机

时间:2023-01-25 08:47: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年),刘备攻下成都,完成了魏蜀吴三国最后一块拼图。虽然刘备漂泊半生,但好歹赶上了末班车,占据了益州和荆州的一半,基本完成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策略。可惜好景不长,刘备在打下益州的门户汉中不久,坐镇荆州的关羽因为没有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结果导致荆州丢失。

虽然隆中对计划被破坏了,但好在巴蜀还在刘备手里,这块没有经历东汉末年战乱的沃土,堪称是个大粮仓。


【资料图】

早在秦惠文王时,张仪和司马错曾因秦军进攻的战略方向发生争执,张仪主张攻打韩国,占据一块东出的基地,而司马错却力主先灭巴蜀,最后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巴蜀对于秦军东出看似直接帮助不大,但却解决了秦国将来统一天下的一个大软肋

-缺粮。

冷兵器时代,一个诸侯国国力的强盛与否在于人口多寡,而人口又和土地粮食有关。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提升,但面对老牌强国楚、魏依然吃力,这也就是后来秦国派李冰父子经营巴蜀,又在关中修郑国渠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刘备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处境非常相似,甚至还要比刘邦的处境要强出不少。刘邦被项羽封在巴蜀地区,兵力也被削减为

3万,由于道路艰险,一路上还跑了不少人。而刘备就不同了,他取益州时,益州没有经历大的动荡,与400年前的刘邦时代相比,无论人口还是经济都有了更大的发展。

但刘邦靠着巴蜀和汉中这块基地,最终创立了大汉王朝,而刘备的蜀汉却被死死的压制在益州一地,后来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是希望复制刘邦当年的成功,最终却都因粮尽而退。

为什么刘邦出川的时候不缺粮,而到了诸葛亮这个时代,反而不断因为缺粮导致北伐半途而废呢?

当然,刘备当年伐吴失败损失了元气,这算是一个原因,但却不是根本。毕竟刘备死后诸葛亮休养生息

5年,又攻下了南中,兵力重新恢复到10万,远比当年刘邦出川的时候强多了。

不过在接下来的五次北伐当中,诸葛亮都因粮草不济难以持久,最终败退。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坚持不过一年,与楚汉相争

4年的持久战相比,差远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蜀汉的大将魏延显然看的很透彻,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议出奇兵,由他率领

1万人从子午谷奇袭长安。理由是:蜀汉弱小而曹魏强盛,以弱攻强想要胜利,就要避开消耗战,用奇谋和急攻。

刘邦当年出川时就用的是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然袭击了监视他的雍、塞、翟三国,占据了关中。此后刘邦在和项羽的争霸中屡战屡败,但关中却能源源不断送来粮饷和兵源。

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魏一方原本毫无防备,但诸葛亮却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步步为营

"十全必克"战法,结果陷入了与曹魏的消耗战。由于始终无法立足关中,蜀汉的粮草只能从成都翻越千山万岭运往前线。曹魏显然也知道蜀汉的软肋,所以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迫使蜀汉将十分之九的粮草消耗在了运输途中。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风险极高,一旦失败蜀汉将大损元气,诸葛亮不用这个计策并没什么不对,但在蜀弱魏强的前提下,想要统一天下,豪赌不失为解决自己软肋的有效方法。毕竟刘邦就是个赌徒,而且他赌赢了。

关键词: 统一天下 秦惠文王 冷兵器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