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资讯推荐:桓温第三次北伐,距前燕国都仅百里,却因这6点原因折损40000将士

时间:2023-01-13 18:06:2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东晋时期权臣桓温有过三次北伐,最后一次是在太和四年(369年),征讨前燕,桓温率5万余众北上,一度攻占枋头,距离前燕国都邺城大约百里,前燕君主慕容暐大惧,想要北逃,前燕有亡国之危,但此战的最终结局却是,桓温所率晋军被燕秦联军击败,折损4万余人,那么这次桓温北伐是因何失利的呢?


(资料图)

桓温北伐的动机,一个是北方处于动乱之中,石虎在位后期,后赵动荡不堪,冉闵趁机建立冉魏,前燕又灭冉魏,入主中原,苻健也入主关中建立前秦,北方动乱不止,给了东晋北伐的机会。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桓温为了提升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夺取东晋政权创造条件,在逼废殷浩后,桓温大权独揽,便开始了三次北伐,而第三次北伐前燕,是在第二次北伐夺取洛阳的声望上进行的。

在北伐收复洛阳后,桓温声望达到巅峰,他为了实现最终夺取东晋政权的目的,必然需要继续北伐,获得更大的功绩,加之前燕正值强盛,屡屡和东晋交战,并夺取了桓温收复的洛阳,可以说曾经那个名义上臣服于东晋的前燕早已露出獠牙,两国交战在所难免,所以桓温极力促使此次北伐。

只是说这次北伐,众多因素都最终演化成不利于桓温的因素。

第一点,前燕虽乱,但尚有忠臣良将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当时的前燕君主慕容暐并无治国之才,前燕在太傅慕容评主政之下,国力日衰,而且排挤能臣,在枋头之战中击败桓温的慕容垂就被其忌惮,如果没有桓温北伐的话,慕容垂估计就一直被前燕晾在一边了。

《晋书.慕容暐载记》暐惧,谋奔和龙。慕容垂曰:「不然。臣请击之,若战不捷,走未晚也。」

桓温率军进军只枋头(今河南浚县一带),在前燕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 南约百里,慕容暐作为一国之君,想到都不是组织兵力抵挡,而是想要逃命。

当然此次桓温北伐前期势头是很猛烈的,前燕慕容忠、慕容厉皆被桓温击败,慕容厉所部两万余众几乎全军覆没,晋军兵势正盛,燕军屡屡败退,士气受挫。

但这不是一国之君应该拿出来的态度,在前燕尚有军力的情况下,只想着逃命,可以想象得到,一旦慕容暐真的出逃邺城,那么各处燕军必然快速向北溃退,桓温北伐也就压力不大了。

只是对于十六国时期最热衷于复国的慕容一族来说,能人是不缺的,慕容垂站了出来,接管了前线燕军,可以说如果不是慕容垂站出来,或者慕容暐有意打压慕容垂,宁愿逃亡也不想慕容垂掌权的话,那么局势就不同了。

而最终正是慕容垂率部击败了桓温,但慕容暐和慕容评堪称前燕的掘墓人,强敌刚退,就有意对慕容垂下手,《十六国春秋.后燕录》建熙十年以车骑大将军败桓温于枋头,威名大震,太傅上庸王评深忌之,垂遂出奔秦。

慕容垂出逃加之前燕和前秦翻脸,导致了最后前燕的灭亡,如果桓温的对手一直是慕容暐和慕容评的话,或许他第三次北伐的目的就实现了。

第二点,此次北伐失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东晋内部不支持桓温的北伐。

可以说桓温崛起,成为东晋的权臣,始自西征蜀地,灭了成汉,当时出镇荆州,掌握东晋长江中游一带兵权的桓温,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上表提议征讨蜀汉,历史记载"拜表辄行",也就是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回信,就自己率兵西征了,这可以说是拥兵自重了。

而最终的结果是桓温赌赢了,灭了成汉,所以非但没有罪责,反而进入了东晋朝廷的中枢,这是桓温快速崛起的"发家秘籍",所以其主导的三次北伐目的都是一个,提升以及稳固自己地位,为夺取东晋政权捞取足够的资本。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

这是前燕大臣申胤说的话,他指出了桓温此次北伐必然无果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东晋皇室衰弱,桓温专权,都知道此次桓温征伐前燕的目的是为了夺权,那么最起码,东晋皇室是极力不支持的。

同时桓温在东晋并未得到大多数士族的支持,也就是东晋内部期待着桓温败亡的人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桓温大举北伐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幅度削减。

苻坚也是个滑头,他的确派兵了,但是晋燕双方在尚未分出胜负前,前秦军是不会出手的,只有到了慕容垂已经击败桓温了,前秦军才趁机又狠狠地踢了桓温一脚,大败后好不容易收拢的残部,又折损万人,两次被伏击,晋军共损失四万余人。

如果,当时是桓温击败了慕容垂的话,前秦是不会和东晋开战的,而是会趁机攻略靠近自己地盘的燕地,扩充实力,之后再坐山观虎斗,毕竟东晋肯定是要一直追着前燕打,直至灭了前燕的。

总的来说,桓温第三次北伐,虽说是在北方陷入战乱,前燕国力下滑之时,但前燕尚有良将存在,而东晋更不是铁板一块,有很多人希望看着桓温败亡,加之在北伐时,桓温决策失当,被慕容垂击败,桓温大败而归,也改变了天下的局势。

慕容垂因遭遇猜忌而出逃前秦,前秦因为前燕失约,双方爆发战争,最终前燕被灭,而桓温在大败后,声望受损,不再将重心放在对外战争上,而是转为内部夺权,可以说此战,引起了当时大变局的连锁反应。

参考资料《晋书.桓温传》《晋书.慕容垂载记》《晋书.慕容暐载记》《晋书.郗超传》《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

第三点,桓温的具体北伐决策算是对自己最有利,但对战局发展不利。

晋军5万余种北上,桓温是依托于水道北上,这样的话晋军进退自如,而且燕军水师战力不足,难以威胁到晋军作战,而且通过水路,晋军的后勤补给也相对容易。

但问题是,晋军离开水网四散的南方,越往北河流的水位越浅,也就越不利于晋军水师北上,所以晋军需要改变打法。

当时桓温信赖的郗超就提出了两点建议,只不过都被桓温拒绝了。

《晋书.郗超传》今盛夏,悉力径造鄴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若能决战,呼吸可定。

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

简单来说,郗超提出的两个策略,一个是集中兵力突袭邺城,给前燕造成足够的压力,令慕容暐北逃,则大事可定,如果其不逃,晋军也可以在邺城下发动和前燕的决战,一战定乾坤。

另一个是,大军停止前进,就地建造营寨,稳固后勤补给,等到军粮器械完备后在大举北上,这样更加稳妥,郗超的这个建议,其实就是害怕晋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北上,遭遇后路被断,粮草不足的情况发生,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的确发生了。

总的来看,郗超的两个策略都有可行性,那么桓温为何都拒绝呢?个人认为,以当时桓温所处的地位来看,这两条策略他是断然不会采纳的。

首先看第一条策略,堪称是极其美好的,毕竟这是一条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但前提是慕容暐北逃,或者击败拼死一战的守城燕军。

如果不能保证这两点,那么轻装简从的晋军就相当于是深入前燕腹地,和后方联系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屯兵于邺城之下,搞不好容易被前燕打反击。

可以说这样的做法偏冒险,这要是当初西征蜀地的桓温或许能做出来,也就是希望通过搏一把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地位,桓温敢于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意见,但当时他实现了权臣之路,没有必要再冒如此大险了,万一把自己的性命搭在里面怎么办?他顾虑的太多,自然不想采取此策略,哪怕是分兵也不行。

至于第二条,桓温不能接受的是时间,按照郗超的计划,晋军需要再准备一年,可是桓温的对手不仅仅有前线的燕军,还有后方的敌对势力,本来他们就不支持自己北伐,如果自己逗留不前,肯定会给被人留下打击自己的口实。

再者自己领兵在外1年时间,京城内发生某些桓温接受不了的突发事件必然会很多,桓温也担心自己的老窝被端了吧,而且这次北伐,桓温就是奔着灭前燕,回来好将司马氏踢下皇位的,让他在等1年的时间,他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这次北伐前燕,桓温必然会采取,既不突进也不徐徐缓图的策略,相对来说,按照他的意思,晋军正常向北推进就可以,他要保证,求快,求稳,求胜,这三者的结合。

但这样的打法,结果就是给了燕军足够的反应时间,以及晋军后路被切断。

这也就是第四点,桓温临阵布局决策迟缓,应变不足。

交战初期,晋军屡屡取胜,前燕内部除了慕容暐想要一逃了之外,也发生了各地叛乱的事情,前燕故兖州刺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这或许令桓温更加希望一种情况出现,也就是这样类似的情况越多越好。

桓温率晋军在多次击败燕军后,并未急于快速向北突进,桓温也是希望前燕不战自溃吧,希望前燕各地反叛支持东晋的势力越来越多,那样的话,自己也省事了。

《晋书.桓温传》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

同时桓温也考虑到了后路被截断的问题,毕竟前燕骑兵机动能力强,自己率大军北上攻打邺城,后方漫长的补给线处处都有可能是燕军的袭击点。

桓温是派遣袁真去夺回谯梁和石门,以此保证晋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但是未能成功,前线缺粮,这是作战时期的大忌,也为桓温最后的败北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桓温北伐 的情况下 东晋政权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