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报资讯】鸦片战争大清为何一败涂地?唯一的兵力优势也荡然无存

时间:2023-01-12 18:52:5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此时,日渐衰落的大清已然不复"天朝上国"的强势姿态。面对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大清仅仅抵抗了两年时间便以失败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资料图片)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鸦片战争爆发距离"乾隆盛世"过去仅仅几十年时间,曾经的泱泱大国为何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最终被"日不落"帝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战争总是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然而抛开那些外在的东西,最根本的还是交战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对抗。在双方的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大清处于全面被压制的态势。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是大清溃败的根本原因。而唯一的兵力优势却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最终成为了劣势。

一、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已然进入了火器时代,而清军则是冷热兵器混用的时期。清军当时虽然也有火器,但相比较于英军的武器装备,只能称之为"土枪土炮",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却并没有让中国成为火器强国。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仿造明朝时期引进的"佛郎机"、"红夷大炮"、"鸟铳"等西方制式的火器,这与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火器装备的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多年。

清军使用的鸟枪,乃是改良于明朝嘉靖时期的葡萄牙火绳枪。这种鸟枪发射前需要从枪口装填火药,再塞入弹丸,以火绳为点火装置。其中清军配备最多的兵丁鸟枪射程约为100米,射速每分钟为1至2发;而英军装备的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种军用枪,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射程约为200米,射速每分钟为2至3发;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射程约为300米,射速每分钟为3至4发。从双方使用枪支来对比,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清军两支兵丁鸟枪抵不上英军一支伯克式枪,英军一支布伦士威克枪可以抵得上清军五支兵丁鸟枪。

这种差距还是建立在,不考虑双方火器制造工艺以及士兵熟练火器程度和射击精度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前提下,而实际上双方的差距更加悬殊。

再来看清军所使用的火炮,主要是仿照西方的加农炮,这与英军所使用的火炮在样式和机制原理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就火炮的制造工艺上来说,双方又有着明显的差距,造成的后果就是清军的火炮质量远远不如英军。

经历了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冶炼技术上得到了质的飞跃,而清朝的冶炼技术相对来说落后很多。同样是使用铁质铸造火炮,冶炼技术上的差异让双方铸造出来的火炮在质量上有着明显落差。除了铸造材料,在铸炮工艺上,相比于英国采用铁模等工艺,清朝使用的依然是落后的泥模工艺,再加上内部炮膛加工工艺上的差距,导致最后铸造成型后的火炮在射击精度,射程范围等众多方面产生极大的不同。另外,清军的火炮大多是固定的,没有炮架的。这就大大限制了火炮左右调整的灵活度以及火炮的射程范围。加上没有瞄准器具,很多时候清军的火炮射击只能依赖于士兵的经验来瞄准判断,大大降低了火炮的有效使用。

清军的鸟枪和火炮本来已经处于绝对落后的状态,偏偏在武器装备管理和研制上,又是一个巨大的"黑洞"。由于常年处于相对和平时期,即便在西北和西南边疆有着战事,也因为武器装备上清朝处于优势状态,清军对于武器装备的研制处于一个几乎"原地踏步"的态势。因此,清朝在军费开支上相对"节俭",在武器装备(尤其是火器)数量上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所谓"不饱和",实际上清军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有一半都是刀枪长矛弓箭等冷兵器。而有限的火器装备既没有定期保养维护,又没有报废更换的制度。所以,清军在武器装备上与英军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

二、清军尴尬的军队编制

清军与英军在武器装备上的悬殊差距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然而本土作战的清军在兵力上却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还是巨大悬殊的优势。

当时清朝的八旗兵力约在20万,绿营兵则约为60万,总计兵力达到了80万。就兵力数量上来说,清军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没有之一。反观当时的英国,其正规军约有14万,担负内卫任务的国民军6万,总计兵力约为20万。清军与英军在整体兵力数量上对于大约是4:1。考虑到清军是在本土作战,而英军则是航海远征,在鸦片战争初期仅仅派遣了约7000人,双方兵力数量对比大约为110:1。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军的兵力不断增加,在战争接近尾声临近结束时,其投入的兵力约为2万,清军与之对比大约为40:1。

可以说,不论是在哪个阶段,在兵力数量上,清军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

那么,清军为何没有能够利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来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呢?只能说,兵力上的优势仅仅体现在了冷冰冰的数字上。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鸦片战争中,本土作战兵力优势巨大的清军甚至还处于劣势。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源头就是清朝军队的编制问题。

清朝的军队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两大系统。其中,八旗20万军队又分为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约10万军队驻扎于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驻防的军队约10万人,分四类而分布全国。

1、保卫龙兴之地,驻于黑龙江、吉林、盛京三将军辖地。

除了新疆和蒙古外,关内各省以及东北地区都抽调了兵力前往沿海支援。各省抽调的兵力总计超过5万,实际参与鸦片战争的总兵力也不到10万。80万的兵力,真正参与战争的不到八分之一。虽然在军队数量上依然占据着优势,然而面对武器装备优势巨大的英军来说,兵力优势已然被抹平。

如果其这样的局面,或许双方还可以一较高下。然而英军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和机动灵活高效的运输能力是压垮清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这场战争失去悬念。

英军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强大让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因为不知道英军会从哪里上岸,因此全国几千里的海岸线都是清军的防御范围。而陆地上调兵速度又远远比不上英军海上的调兵速度,清军经常会出现来回奔波折腾的局面。英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而清军只能被动防御,兵力上的优势也在这种局面下渐渐转为劣势。唯一的优势也不复存在,清军焉有取胜的可能?

2、监视北方的蒙古族,保卫京师,辖于察哈尔、热河两都统,密云、山海关两副都统。

3、戍卫西北边疆地区,守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绥远城、伊犁、乌鲁木齐、喀什噶尔等地。

4、监视内地各行省,领有广州、福州、杭州、江宁、荆州、成都、西安、宁夏六将军及京口、乍浦、青州、凉州四副都统。

而清朝真正的军队主体乃是绿营。然而绿营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绿营中所谓的"营"是没有固定编制的。它的数量取决于驻守地区的重要性,执行任务的繁重简易程度,人数在200-1000余人不等。更重要的是,这些"营"的兵力并不是集中在一起的,并不是整体驻扎的形式,而是分散于各个要冲重要的地区。可以是几个人,几十人,甚至是几百人不等。

"分布汛塘六十七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有九"。

清朝军队的这种编制主要是由其职责所决定的。大清入关靠的是八旗子弟兵强悍的武力,然而定鼎中原后常年的和平稳定让大清的军队有些"变质"。这种"变质"体现在军队的职责更多处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而不是对外战争。

因为职责上的改变是导致清朝绿营军队分散的原因之一。而分散绿营兵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更好、更全面有效的的监视民众,打击潜在造反的不安分因素。另外,清朝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民族,对于数量庞大的、以汉族人口为基础的绿营军,显然也有着极大的防范意识。将自家的八旗军队集中起来,把汉族为主的绿营军队分散,可以更好的保障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安全。

所以,清朝的军队编制除了单纯的军事考虑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因素。站在清朝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军队编制可以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国家。然而在鸦片战争中,这种军队编制恰恰成为了掣肘清军的最大阻碍。因为清军的军队编制是利于分散治民,却不能有效的集中抵御外敌。

三、优势变劣势,唯一兵力优势荡然无存

基于大清军队编制的实际情况,在鸦片战争中,清军因为兵力布防问题,无法抽出过多的兵力投入战争。所谓80万军队,真正参与到鸦片战争中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已。

鸦片战争的实际交战省份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更具体一点,实际交战地点为广东的虎门、广州,福建的厦门,浙江的定海、镇海、宁波、乍浦,江苏的吴淞、镇江。上述四省清军共约22万人,上述交战地区清军平时守兵约3万人。

也就是说,其实真正与英军对抗的兵力也就3万左右。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更少。因为战争时期,清朝统治者对于地方民众的提防和监察更甚以往,怕的就是"内外勾结"、"里应外合"。

当然,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军,清朝统治者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支援沿海各省。

关键词: 武器装备 鸦片战争 军事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