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短暂的盛世杨广统治下的隋朝,为何会瞬速崩塌

时间:2023-01-04 13:44:0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广称帝,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魏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但是这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在位期间其实有很多的建树,在政治上他改革官制,修订《大业律》,将隋文帝末年时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迁都洛阳更是带动了洛阳一带经济、政治的发展。在军事上,隋炀帝攻灭吐谷浑,征讨契丹,收复了琉球。

在经济上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文化上,杨广增设进士科,这奠定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基础。杨广在位时期的很多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为何隋朝落得灭亡的结局呢?

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首先,隋朝的建国基础本就不稳定,在经历过南北朝多年混战之后,百姓们的民族意识较浅薄,杨坚是篡位得国的,不得民心。

加上他和广两朝所实施的很多政策,严重触及了当时大贵族的利益,可以说当时的隋朝一直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当中。

土地兼并的发展让很多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加上多年战争以及统治者的暴政导致大隋王朝最终不堪重负。

一、隋朝灭亡的政治原因

(一)统治集团的不稳定

隋朝建立前的南北朝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和复杂的阶级斗争,鲜卑贵族为了扩大统治区域,加强自身统治力量,选择吸收中原的士族地主到自己的统治区域内,于是在当时的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鲜卑族和汉族两大政治集团。

北魏迁都洛阳后,汉族政治集团的力量加强对此鲜卑贵族集团十分反对,以陆睿为首的保守派势力甚至准备占据平城独立。隋朝就是在这种矛盾重重的环境中诞生的。

当时的杨坚将自己年仅8岁的外孙赶下了王位自己做了皇帝,对此北周统治集团中的很多贵族并不认可,他们为了挽救即将衰败的北周政权。联合起来反抗杨坚,在中央北周宗室奋起反抗,在地方各州相继起兵,杨坚平定了地方上的叛乱,大肆诛杀北周宗室。

但是隋朝的政权毕竟是通过宫廷争取变而得以建立的,以杨坚为首的隋朝统治集团是在北周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杨氏集团中的很多成员来自于过去北周政权内部。

这些人一部分是杨坚的忠实跟随者,但另一部分人只是迫于形式不得以依附于杨坚,因此只要这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必然会反对杨坚的统治。

(二)门阀贵族的影响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这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上,门阀贵族可以利用九品中正参与国家政治,在经济上这些门阀集团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

门阀贵族和皇权之间经常会产生斗争,隋朝时期门阀制度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皇权的影响极大。为此杨坚废除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杨广大兴科举制,可以说是和门阀贵族正面对抗的体现。

这引起了当时门阀贵族的不满,虽然科举制度得以实施,但是选官权还是被牢牢掌握在门阀手中,并且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需要经过成长才能够唯以大任,所以当时的国家权力还是被牢牢把握在门阀手中。

在隋朝末年的动乱当中,门阀是起兵的中坚力量,门阀动乱不同于农民起义,他们有着统一的管理,有良好的后勤力量,同时又极具政治号召力,战斗力远超农民起义军,并且有些门阀手下的军队是戍边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甚至要超过朝廷的正规军。

在隋朝末年的藩镇动乱当中,王世充,罗艺,李渊三人的力量最为强盛,以李渊为首的李氏门阀拥有着强大的人脉体系,以及关右十三郡的军队,隋炀帝派他在山西一带防御突厥,但他却勾结突厥势力,联合突厥入侵。最终李渊建立了唐朝,取代了隋朝。

(三)统治者的原因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派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隋文帝,而后又杀了哥哥杨勇。隋炀帝继位之后实施暴政,滥用民力。

据《隋书》记载"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闭毙者十四五焉。"隋炀帝时期曾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发起多次对外战争,比如说三征高句丽,多次战争引起了赋税的增加,社会矛盾。最终,起义运动爆发。

但是杨广在位时期国库的开支十分繁重,增添佛教寺院的支出,更是给了国家财政极重的压力。

总结:

杨广在位时期的确做了很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情,但是这是用当时普通百姓的利益换来的。隋朝的迅速灭亡是一个必然,一个建立在不稳定组织上的政权怎会长久。

二、隋朝灭亡的经济原因

隋炀帝时期曾经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也是导致大隋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隋朝建立之后发行了"隋五铢",因为发行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因此又被称为"开皇五铢"。隋朝之前,百姓们历经长久的战争,对于刚刚建立的隋朝政府并不信任,因此"隋五铢"在发行以后并没有得到百姓们的支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政府在四方关卡中设立"样钱"并下令凡是过关的人都要经过检查,所带银钱合格的人才能够过关,不合格的铜钱要被没收集中销毁。

隋朝时对于铸币特权有一个特别的"赐炉制度"。在"隋五铢"刚刚成为官方指定货币之后"铸币权"被是被中央朝廷所把控的,这对于整个市场的控制来说是极其有利的,不过之后隋文帝却把"铸币权"看作是一份赏赐,他将"铸币权"赏赐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

开皇十年隋文帝让杨广在扬州开炉铸钱,扬州属于南陈旧地,无论是官员和百姓与隋朝中央政府之间都十分疏离,隋文帝这样做就是希望能够收复扬州民心。

在得到这一特权之后,杨广特地在铸钱时融合了"前陈五铢钱"的风采,因为扬州地区铜矿较少,杨广便在钱币中掺上了一些锡、铅,以此降低成本。

在获得"铸币权"之后,杨广在铸钱时不断减少钱币中的铜含量,来中饱私囊。之后,杨广的其他几个儿子也获得了铸造钱币的权利,他们在铸造钱币时也常常会中饱私囊,所以市场上流通着一大批成分不足的货币,这大大扰乱了市场秩序。

在杨广继位以后,由于大兴土木,常常会导致中央财政的入不敷出,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杨广进一步减轻了钱币的重量,还要求新币与"开皇五铢"平价流通。货币的混乱自然会导致市场乱象。很快物价大幅上涨,百姓们流离失所,农民起义运动此消彼长。

三、隋朝灭亡的思想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宗教信仰只不过是协助封建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工具,隋朝也是一样。

隋朝不像北周那样毁灭佛法,杨坚将佛法看作巩固统治的重要方针之一,在他建立隋朝后,下令修复了毁坏的寺院,允许百姓出家,同时又下令百姓们出钱修造佛像,政府撰写经书收藏在寺院之内。据《隋书》记载 隋文帝时民间《佛经》的流通量,要比儒学的《六经》多很多倍。

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据记载,杨坚修建的佛寺达到了3000多座以上,在当时和尚甚至成为了一个人人心向往之的职业。

到了杨广时期,全面继承了杨坚对于佛教的态度,

关键词: 统治集团 农民起义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