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隋末唐初有一悍将,为李唐立下无数功劳,死后却被皇帝故意冷落

时间:2023-08-31 13:08: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后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圣主"。这位亲手缔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来以知人善任和宽厚待人著称,苏辙赞曰"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哪怕是数次顶撞于他的魏征,李世民也没有真正处罚他。不过有一件事,李世民却做得不太地道,他后来在命人绘制开国功臣画像悬挂于凌烟阁时,却故意遗忘了一位为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将领。

此人便是一代猛将罗士信。罗士信,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最初效力于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十四岁之时便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由于罗士信作战勇猛且悍不畏死,张须陀也对他十分赏识,每次作战都会带上罗士信。很快,两人勇猛善战的名声也传到隋炀帝杨广耳中,后者特地遣使褒扬。据《资治通鉴》记载,"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帝遣使慰谕,并画须陀、士信战陈之状而观之。"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张须陀战死。罗士信在大哭一场之后,辗转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过后者唯利是图的本性让罗士信反感不已,后来王世充派罗士信进攻谷州城,罗士信便趁机投奔唐军麾下。对此,唐高祖李渊甚为惊喜,"上闻其来,甚喜,遣使迎劳,赐帛五千段,禀食其所部。"对于降将,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

加入唐军以后,李世民对于罗士信的勇猛也十分赞赏,将其视为心腹将领,带领他四处征战。在讨伐王世充之时,罗士信攻取硖石堡、进围千金堡,立下赫赫战功,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罗士信跟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在罗士信镇守洺水城之时,由于援兵迟迟未到,罗士信力战不敌,最终被刘黑闼擒杀,时年二十三岁。

其一,罗士信的名声实在太差,列入开国功臣的话容易引发非议。早在张须陀麾下为将时,罗士信在杀死敌军以后,总喜欢将他们的鼻子割下来以显示自己的军功。这在不少百姓眼中是很残忍的一种行为。罗士信后来在围攻千金堡之时,为泄私愤,还做下过屠城的恶举,"士信伏兵于道,伺其门开,突入,屠之。"由此可见,如果将罗士信也列入开国功臣之中,想必会引起许多百姓的强烈不满,这不利于他的个人统治。

其二,罗士信之死,与李世民的用人失误不无关系。罗士信是代替王君廓守城才战死的,可讽刺的是,李世民更为信赖的王君廓,最终却背叛了唐军。因此,洺水城一战也就成为李世民的一个污点。从帝王心性方面考虑,李世民自然是不愿再提起罗士信的,毕竟若是将其定为功臣并大肆封赠,人们就会知道他的生平,那么他的死因也会被明眼人看穿。说起来,只怪罗士信阵亡得太早,不然以他的勇猛,未必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旧唐书·罗士信传》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