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刻有3种文字,专家: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目的

时间:2023-08-17 20:15: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大帝朱棣虽是通过篡位登上皇位,但他的一生有着诸多功绩。为社会创造盛世,五征蒙古一类自不必说,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惊人壮举。比如说永乐大典,比如说迁都北京,而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壮举之一。其实他之所以有如此举动跟他爹朱元璋也有一定关系,朱元璋在对待外交上的态度,一向是积极主动却不侵占。

在父亲的榜样下,朱棣采取的也是此类态度,登基指出便表现了积极与域外国家沟通的想法。不过若仅仅是为个沟通联系,显然没必要派遣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因此历来郑和下西洋的起因都众说纷纭。目前有三四种说法,一种为寻建文帝说,当年朱棣攻下南京夺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不知是绝望还是为了制造混乱,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随后便不知所踪。

正史表明建文帝已死,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明廷说他死了不过是为了朱棣的登基更加名正言顺。可明史有自相矛盾之处,朱棣似乎也并未停下寻找之举,那么下西洋是否有可能为寻找朱允炆呢?这个并不好说,一来建文帝下位,以他的性格难以对朱棣再造成威胁。二来郑和下西洋跨越了整个永乐朝,后期朱棣的皇位已稳,也就不可能每次都为了找建文帝。

其三是这种说法本身是一种猜想,缺乏原始史料作为支撑,只能说可能是最初的一个动因。第二种观点认为出于军事目的,也就是针对帖木儿帝国采取的行动,这种说法比之寻建文帝说更经不起推敲。郑和首次下西洋时,帖木儿本人已死,继承者跟明朝的关系很好。所以虽然下西洋一事解决了海员的生计问题,避免他们勾结日寇,却也只能算是积极效果不能算动因。

第三种是宣扬威德,这点比之前两者,更有可靠依据。其一是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便包含这一种,其二是永乐本人性格的好大喜功,他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三是有石碑为证,郑和在下西洋的路上偶尔会留下些碑,根据记载在文莱、印度、马六甲等地都有。可惜的是郑和在海外树立的碑,大多在历史的长河中丢了,一直到清末英国从印度洋中捞出了一块明朝石碑。

研究发现,这块碑原先应该是立在锡兰,不知如何去了打捞的地方。而石碑上刻有中文、泰米尔文、波斯文,再结合碑文大意,就可知明朝下西洋确有进行贸易和彰显国威的动机。不单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么简单的目的,也绝不是侵略和殖民,其实这点在国内的郑和碑上也有显现。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曾在福建长乐停泊等待最佳时间,这段时间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全文1177字,保存完好,目前还可完整辨识。记述了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开头有这么一段: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意思是说郑和去的时候还带了财宝礼物,以此宣扬朝廷的恩德教化,并安抚远方的人民。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确实有宣扬德化的目的,这应该也是主要目的。

参考资料:《瀛涯胜览序》、《皇明大政记》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