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明王朝灭亡的诡异征兆:帝陵夜晚传出哭声,帝星出现星位下移

时间:2023-08-15 20:06:5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崇祯自杀的万岁山寿皇亭

大明朝灭亡的前一晚,崇祯挥剑斩杀了后宫许多妃嫔和自己女儿。明朝灭亡的前一年,也就是1643年,李自成在河南打败了明朝的最后有劲力量陕西总督的孙传庭的部队,在襄阳称王。166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进入紫禁城。崇祯在万岁山寿皇亭自杀,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自成逼近紫禁城时,崇祯曾得到下面上报,在南京的明太祖孝陵每到夜晚都会令人恐慌的哭声,在当地人看来,这可是亡国之兆呀。南京是明朝的老巢也就是发源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葬在此处。这可谓是大明朝的根基之地,竟出现了如此的诡异现象,在国民的眼里,明朝可能离灭亡不远了。

果然,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没多长时间,崇祯接到了钦天监上报的星象变化-帝位下移。

崇祯剧照

1.大明帝国灭亡

1644年,李自成组织起义军开始攻占山西。攻占成功以后,又开始进击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一晚挥剑杀死了妃嫔和女儿,害怕起义军进城以后玷污他们。杀死他们以后,他还是满满的求生欲,穿着便服,跟太监王承恩一起逃出城外。只可惜逃跑失败,天亮以后他累了。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只可惜没有一人出现。

灰心失意的崇祯带着王承恩跑到了宫城的后山上,在万岁山寿皇亭上选择了一棵树选择了自尽,随后王承恩再次殉葬。

崇祯死前,留下遗书。大体意思是臣子无能都该杀,他死了以后,无颜面对地下的祖宗。起义军可以任意侮辱自己,但是希望他们不要伤害城中的百姓。

李自成剧照

2.最后的努力

当初李自成快靠近北京城时,崇祯是做着最后一搏的打算。只可惜国库空虚,军饷匮乏。于是,崇祯发出号召朝臣及皇亲国戚能够出资资助国家,当然是多多益善。

只是,崇祯得到的只是失望而已。极少数的大臣捐款数量少得可怜。而更多的人都是在哭穷、想方设法逃避,甚至想出了拿出家里物件出卖的主意。

最终,崇祯的这场募捐活动获得了20万两银子。在让京城的朝臣和皇亲国戚捐款的时候,崇祯还让每个每个朝臣从自己的家乡推荐一位乡绅富豪,只可惜,只有两个身份做了举荐,其余省份无一人。

崇祯感叹道,不是我要做亡国之君,只是诸位大臣才亡国。也就是那句著名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李自成在攻占太原以后,也曾发出诏书,指出了明朝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奸佞之臣太多。

3.用非其人

其实在崇祯即位之初,他就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励精图治,重振大明王朝的辉煌。当初,大明王朝宦官当道,误了朝政。于是他即位后最先做的事情是铲除魏忠贤为中心的宦官,确实让朝廷上下震惊不已。

只是在另一方面,崇祯还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内外交困。还有一方面是他选人的眼光有限,用人不当,他重用的首辅周延儒专门买官卖官,排挤真正有能力的人,任用无能之人。久而久之,贤臣远离,国家的朝政一日不如一日。

可惜崇祯仍然被蒙蔽,他认为周延儒是个有能力的贤臣,对于他的建议从不怀疑,言听计从。

此外,崇祯性格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性情急躁,容易刚愎自用。他在位期间,杀了约20位督抚大吏。以至于朝臣人心涣散,于是乱世英雄造势而出。

4.君主为国家而死

崇祯登基以来一直秉承着不派人和亲,坚决不赔款,不能割让土地,天子就应该固守国门,君主就应该为了社稷而死的原则。虽然这些原则很正义,只是它也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初如果崇祯接受李自成的割地赔偿的话,分国称王,也许大明朝不会消失。只是,那些大臣虽然做不到忠贞爱国,但是在坑害主人这一块做的还是很到位。他们众口一词,坚决抵制议和。于是最终落得了没有勇士固守城墙,自杀的后果。

令人可悲可叹的是,当初崇祯让捐款哭穷的那些大臣,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以后,却交出了数万两白银。只可惜,虽然他们交出了银两,最终还是死在了酷刑之下。

5.一场烟雨一场空

从个人角度来讲,崇祯是一个有希望有作为的帝王,励精图治。不贪婪,政府的税收政策也不重。

只是千疮百孔的政权,不是心怀理想、一腔热血的崇祯能拯救得了的。他只能悲剧的上演一场自杀的亡国悲剧。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