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必败无疑?赵括真是背了个大黑锅

时间:2023-08-08 16:03:4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主人公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那个只能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赵括,正是因为他的错误指挥,把本来由廉颇指挥的秦赵处于胶着状态胜负未分的长平之战,变的兵败如山倒,直接导致四十万赵军被白起俘虏最后被坑杀,让赵国自此元气大伤再没有翻身之日,最后被秦朝歼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导致赵国兵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赵括的指挥失误只是一个导火索。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在古代,由于通信、地形、武器等的限制,一个指挥官对战场的指挥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指挥官并不是像现代战役中的指挥者一样在大后方指挥,而是跟所有的士兵一起上前线,身先士卒做表率,而战场的变化瞬息万变,前方杀敌的指挥官所能做的就是杀死敌军的头领保护好自己,所谓的擒贼先擒王,讲究的就是一个先机。所以指挥官并不能在战役中及时的了解到战局的变化,也不会有士兵特地去向他汇报,所有的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杀死更多的敌人。

再说赵秦之间的长平之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役,它关乎到两个国家之间的生死。据史料记载,这场战争在春秋战国后期对整个中原战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参战的双方分别是当时的两个很重要的国家,甚至到了一战定生死的地步,可见这场战争对双方是多么重要,即使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的草包,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看两国实力。

当时秦国是由秦昭王赵稷统治,秦国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政局相对稳定,在军事上,已经连续打败了赵国和楚国,甚至韩国和魏国也臣服于秦国,整个秦国士气高涨,国力极其强盛,而后秦国新宰相范雎采用的"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方针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赵国在经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变法后,国家实力大涨,在当时是唯一一个实力不逊色于秦国还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既然实力相当,赵国怎么还能战败于秦国呢?其实很简单,有实力如果发挥不出来也是白搭,就像我们参加高考一样,即使你平时学习的有多刻苦认真,但是上了考场心态不稳或者别的因素干扰,考不好也是常有的事。再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仅指的是经济实力,还需要有政治远见和全国上下的团结和支持,在这一点上赵国做的远远不如秦国,所以赵国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政治远见上来看,赵孝成王在漳州和平原君作战时,从一开始就没有认清这场战争的意义,单纯的把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战争当成了一场普通的战役,心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既然在打仗就得要分出个胜负至于后续的局面可以留在以后解决,如果胜了就有和对方谈判的筹码,即使败了也算是努力过对得起国家和百姓,而赵孝成王一直采取的是消极抵抗的方式,攻击力完全不能和对方相比,这让对方的间谍有了可乘之机,在赵军内部散布谣言,赵孝成王听信流言把大将廉颇换成了赵括。

而秦国的指挥中心集中在宣太后、秦昭王和范雎身上,这三人分工明确,从军事、外交和谋略三个方面各自为政又能互相支持,,看人选人的眼光异常的精准,启用的战将白起虽然残暴但是能够和同僚之间互相信任,亲密合作,相比赵孝成王的临阵换将,秦国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真的是很优秀的品质了。

从两国的团结支持方面看,秦昭王身为统治者,能够亲自给战士们准备军需品,站稳大后方,让前方打仗的战士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上阵杀敌,并且大行奖惩制度,凡是参与战争的军民根据战绩全部加官进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将士和百姓的战斗力,让大批的秦国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不能上前线打仗的也能通过后勤工作获得奖赏。

这样的策略不可谓不高明,它让整个秦国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强大的社会力量、高涨的士气、先进的法治体系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试问这样的军队能败吗?这也是秦国能够获胜的根本原因。赵国在这一点上直接被秦国拍死到了沙滩上,他们依靠的仅仅只是强盛的经济实力,即使有如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大将存在,赵国失败的颓势也不可避免。所以,赵国的失败不仅仅在于阵前有个不靠谱的指挥官,而是因为整个国家的法治体制、统治者的政治觉悟和军民的士气等各方面综合导致的结果。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