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关羽被杀之后,大哥刘备为何没有先找孙权报仇,而是先称帝?

时间:2023-07-31 13:05:1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赤壁之战后,刘备入西川,夺益州,命令关羽驻守荆州,一来威慑东吴,二来剑指曹操。 只要关羽在世,曹操、孙权便睡不踏实。但即便是"武圣"关羽也不能逃脱"作的越欢,死的越快"这个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

公元219年末,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擒,并被孙权下令斩杀,随后将关羽人头送给了曹操,曹操下令厚葬。

对于刘备来说,关羽是他一生最铁的兄弟,虽然不是一个爹妈生的,但感情胜似同胞兄弟,"食则同桌,寝则同床",一张床上睡出来的兄弟,你说感情深不深?


(相关资料图)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食则同桌,寝则同床"是刘备的杀手锏,屡试不爽,后来靠此又成功俘获一枚"小鲜肉"诸葛亮,都是好哥们,都是睡出来的感情。

刘备还有一句座右铭,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不可断,断了就残废了,衣服无所谓,穿的不舒服丢出去就是了。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这句话虽然引起了女人的口诛笔伐,但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无疑收获了无数爷们的"芳心"。

然而,关羽死了之后,刘备哭是哭了,绝食也绝食了,吐血也吐血了,但并没有立即给关羽报仇,而是"不急不躁"地称了帝,过了皇帝瘾,一年之后才给关羽报仇,这是为何呢?

按照刘备的立国方针,一贯是灭曹兴汉,曹魏是天然的敌人,而孙权本应是合作的对象。但是此时此刻,合作的对象孙吴却把自己的好兄弟给杀了,还把自己的荆州给夺了,这个仇报与不报都很矛盾。一边是"国仇",一边是"家恨",这都是要解决的。

当初关羽战死的消息如同一声平地惊雷,震惊了魏蜀吴三国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

史家记载,关羽的死讯传遍全天下之后,魏国高层针对"关羽之死",召开了一场"高层大型讨论会"。

曹丕问一众心腹谋臣:"兄弟们,你们说,刘备会不会打孙权?"

刘晔说:"关羽和刘备,表面上君臣,实际上是兄弟,情同手足,天下人皆知。刘备一定会干孙权。"

曹丕思考再三,认为现在这个时候,是自己称帝的最佳时机。

第一,刘备失去荆州,失去荆州数万守军,失去关羽、关平,实力大减。短期内不可能与魏国作对。

第二,刘备和孙权断交之后。曹丕不必再担心自己称帝之后,吴蜀会联手进攻魏国。

第三,刘备讨伐孙权,双方必然会斗的两败俱伤,到时候,刘备和孙权一定会有一方向我魏国投降以求自保。

我曹丕现在不称帝,更待何时?

至于孙权,其在和刘备翻脸之后,孙权集团一众谋士纷纷认为刘备一定会带上"兄弟"来吴国砸场子。

孙权为了对付刘备,立刻备上厚礼,送给了刚刚称帝不久的曹丕,与魏国交好,以此来专心对付刘备。

刘备多年以来的夙愿,今朝终于实现了。

第三步、预防吴魏联盟

万一自己讨伐吴国时,魏国帮助吴国攻打蜀国怎么办? 刘备安排诸葛亮守卫成都,同时加强汉中地区的布防,万一自己打不过孙权,或者魏国加入战局,刘备可以退回汉中,另谋打算。

完成上述三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刘备根本没有条件在关羽死后的第一时间出兵讨伐孙权,因为刘备不仅仅是关羽的大哥,还是一个国家的帝王。

而刘备这边,一众大臣们也纷纷劝其顾全大局。

诸葛亮:"主公,魏国才是我们的敌人啊!"

赵云:"主公,权衡一下利弊啊!"

甚至于连东吴的诸葛瑾都来晓以利害:"老刘,别和我们家老孙撕破脸,曹丕都称帝了,咱们和好一块对付曹丕好不好?"

面对这些劝诫,刘备是什么态度?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盛怒不许!"

刘备"盛怒"?刘备这一辈子喜怒不形于色,除了爱哭之外,从未发怒过。但关羽死后,刘备怒了,而且是盛怒。

但是愤怒并没有冲昏刘备的头脑,刘备的政治智商依旧是三国中最顶尖的存在。 刘备并没有立刻倾尽国力去讨伐孙权,而是分为三步:

第一步、扩充军备

刘备倾尽全力在汉中打赢曹操之后,蜀国的兵力在一时之间无法支撑起一场大型会战。

就在关羽被杀这一年,刘备刚刚拿下汉中,进位汉中王。汉中势力还远远没有达到稳定的程度,并且,刘备还要防备着曹军的反扑和东吴的西进,这都是不得不防的。再者关羽死后,荆州失守,数万荆州守军死的死,降的降,蜀国早已经没有发起一场大型战役的能力。

所以,在孙权和曹操互相推卸责任,担心刘备发倾国之兵的时候,此时的刘备最需要做的却是稳定住现有的局势,然后才能再研究去打谁。如果刘备不顾国情,动用守护成都以及守护汉中门户的兵力去讨伐孙权,蜀国上下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动荡。

万一在刘备讨伐孙权时,蜀国内部发生叛乱呢?诸葛亮的手中如果连兵都没有,又怎么去守护蜀国的安全呢? 所以刘备不能第一时间发兵讨伐孙权,因为他不能动摇国本。

第二步、称帝

曹丕称帝之后,魏国成了"天下正统"。 刘备成为了盘踞一方的"贼人", 孙权成为了投降魏国的"臣子"。

天下格局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成为"贼人"的刘备失去了"政治筹码",倘若在这个时候讨伐孙权,他就是反叛朝廷的"叛贼"。

刘备必须称帝,紧紧的攥住"汉室正统"这一手"政治牌",才能喊出扶正汉室、替天行道、出师有名的口号。

况且刘备一生东奔西走,睡了多少兄弟,流了多少眼泪,受了多少罪,逃了多少次命,图个嘛呀?不就图个皇位吗?

后来,刘备占了益州,取了汉中,立即急不可耐地称了汉中王,为下一步称帝提前做了一次热身,然而此时的刘备还不敢称帝,为什么呢?

因为北面还有一个汉献帝,人家才是正统,汉献帝只要一天不下台,那么汉朝就存在一天,假如刘备此时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大家会认为他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所以刘备不敢。

然而,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死了,曹丕继位之后,立即把汉献帝撵下台了,曹丕成为魏国第一任皇帝。

刘备见曹丕称帝了,既生气又高兴,生气是因为曹丕居然敢篡位真不要脸,高兴是因为现在汉献帝下台了,他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

刘备称帝之后,改年号为彰武,国号还是汉,虽然后人称之为蜀汉,但那是为了区分东汉和蜀汉,故作如此称谓的,刘备当然不会自称蜀汉,而是自称大汉。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