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明有海瑞、张居正这样的名臣,为何还会走向灭亡?

时间:2023-07-28 20:09: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讲到了万历皇帝与大臣斗法的事情,也讲到了皇帝的受限于文成集团的无奈,还提到了《万历十五年》里讲的不只是皇帝的事情,是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口,讲述皇帝与几位大臣之间的关系,来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

上期讲了皇帝,这期我们就来讲讲这几位大臣与国家灭亡之间的联系。小板凳搬好,开课了哦。


(资料图片)

前面讲过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他当时担任明朝的首辅,他不只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治国邦民的好大臣,在他做首辅的期间。

在他的指导下,国家明显是处于一种上升阶段的,他辅佐皇帝颁布新政,整饬官场盛行多年的贪污腐败之风,整顿国家经济,强化边防军事力量,为骨架铺设了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让当时积贫积弱的国家有了回环的余地,给国家打了一剂强心针,实现了"万历中兴"。

但是,张居正的政策很好,就是本人太心急了,他想在有生之年,尽快实现国家兴盛的道路,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步子太大,容易胯裆,所以,执行力跟不上。别说是明朝,任何一个朝代都会与天高皇帝远的现象发生,政策再好,久而久之,官员执行不到位,也是鸡肋。

再说人心是最难猜测的,在政策实行的路上,如果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新政很难推行下去,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人,就会被朝臣诟病说是滥用私臣,任人唯亲。张居正死后确实就是这样的结局,落得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张居正的政策的确是一个兴国强兵的好政策,但是这个政策太超前了,在当时各方面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

在张居正之后的申时行,就显得比较聪明了,他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为自己规避风险,选择了一条左右逢源的官场道路。

多年的官场经验,他知道文官集团的平衡,是关乎这个国家能否继续维持下去的主要方面。一项政策的推行,主要在于它能否满足文官利益,而不是政策本身是否对国家对百姓有利,因此,他选择了妥协调和的态度,来换取国家短暂的安宁。

万历十五年前后,国家的主要矛盾就是。皇权与文官大臣之间的斗争,以及文官大臣之间的内部矛盾。

所以,忙着斗争的君臣,自然不会把视线放在兴国强兵上。

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是一位自带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多年来,一直被世人所推崇。

据记载,海瑞在担任淳安知县的时候,当时任浙直总督的是胡宗宪,他的儿子仗着父亲的权势,横行霸道,他路过驿站的时候,鞭打驿站的工作人员,海瑞扣了他的钱财,还上书给胡宗宪。

说有人假冒他的儿子,他说胡宗宪这么清高的人,怎么可能教育处这样的儿子呢,海瑞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胡宗宪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好把事情压下去了。

海瑞对人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将他的个人标准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没几个人可以做到这样。

明朝的制度只是作用于表面的基本生存,于国家图强无益。加之不重视商业、民间经济团体的发展,也不重视国防军事建设,政府和官僚假公济私、,民间各种矛盾问题一度激化,无法从制度上得到根本的解决,最终使得明代走向衰亡也是必然的。

对于明朝的发展,你怎么看?

当时在职的官员不认可他的做法,但是又辩不过海瑞,海瑞说这个行事为人标准是太祖朱元璋立下来的,所以,谁也说服不了他,就连皇帝也有几分怕他,搞不好,皇帝都会被海瑞说一通。

所以,即使有海瑞这样的人,也只会个人,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抵过群体利益的。

戚继光,也是与海瑞一样,有着极高追求的人,但是他比海瑞好一点,就是懂得变通,并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将。

当年,杨应龙在西南叛变,孛拜在宁夏造反,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侵占朝鲜,东北的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间发难,他认识到如果没有一只强大的军队,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鉴于此,戚继光就自己研发了一种打仗阵发,叫做鸳鸯阵。

他在蓟州所施行的整套措施,打破了明代文官压制武官的基础,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被罢免后病死在家乡。

上面讲过皇帝就是跟文官集团斗了一辈子,所以,违背了文官集团利益的戚继光,也只能是解甲归田的局面。

李贽,对李贽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高中课本中的"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看出了当时的伦理道德已经极度僵化,他本人非常鄙视那些表面习道的伪君子,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进步思想。但他自己又并未与传统思想文化决裂,因此,他自身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

最终,李贽在监狱中选择了自杀。

读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们不难看出国家运行机制的僵化,各种问题的凸显,无论是皇帝励精图治还是朝政的大肆改革,对于国家而言,都已经是杯水车薪了。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