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慈禧刚死,亲王马上开除一人,三年后大清亡,没多久此人称帝

时间:2023-07-09 21:12:4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分寸与火候,是厨师特别讲究的事儿。一盘好菜,如果分寸与火候掌握不好,不管食材如何好,刀工如何精湛,都不会好吃,更不可能好看。但是,学厨师的人都知道,别的都好学,只要下工夫就可以,但分寸与火候,师傅教的时候,无法量化,甚至无法示范,全凭自己体味。能体味出来,并用在实践中,你就是一个好厨师,否则,就只能打杂。

其实,在人的生活中,分寸与火候的讲究,无所不在。为人处世如此,管事办事也如此,如果做了官,则更要注意分寸和火候。很多时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点小的差池,弄不好就会翻船。

在过去,官场最大的人物,就是皇帝。别的官员说话办事,需要讲分寸和火候,皇帝似乎可以不讲,谁敢把皇帝怎么样呢?谁敢挑剔皇帝呢?其实,也未必。人的威信,位置本身固然可以带来先天的优势,但本质上还是要靠自己的言行来建构。高高在上,的确没有人敢对你怎样,但总是胡言乱行,时间长了,也会有麻烦。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新君登基,大抵要立威,抓个倒霉的,显示自己的能耐。但立威,需要靠妥善的处置,不讲究火候和分寸,一味使蛮,不仅威立不起来,还会导致威信失落。

1908年,光绪皇帝和西太后在相隔不到二十小时之内死去,大清国的权柄落到了不到二十五岁的摄政王醇亲王载沣手里。少年亲贵,初登大位,要让群臣慑服,需要抓个倒霉的大臣立威,也顺便把权力更多地抓在自己手里。当年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就是袁世凯。此人当时为军机大臣,分管外交事务,曾经主持过军事改革,司法改革,废科举改革,组建过新式警察,朝野势力颇大。如果能顺利地拿下此人,则朝中尽归新主子掌控了。

按道理说,罢黜袁世凯,从最高统治者的利益而言,无可厚非,但操作过程,却出了问题。当年,西方列强看不起中国,所有国家跟中国的外交关系,都是公使级的。这时,美国人想要变一变,把他们跟中国的关系,升格为大使级。显然,这是一个好事,袁世凯也当好事提了出来。没想到,摄政王载沣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拍了桌子,但却没有说为何要动怒。袁世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纳闷呢,一道免职令下来了,说是袁世凯因为有"足疾",开去一切职务,回家吃老米去吧。

无疑,罢免这样重量级的大臣,引发的动荡非同小可。即使是立威非如此不可,分寸和火候,也要都掌握好才行。然而,载沣却反其道而行之。中美外交关系升级,袁世凯并没做错什么,你勃然大怒,然后处罚,不仅让人难以服气,而且有点莫名其妙。其次,罢蹦的借口也不好。什么叫"足疾"?脚掌裂了和脚癣脚气都是足疾,足疾就非得下台吗?作假的痕迹太重,操作的痕迹太明显。

无疑,载沣的立威操作难以服人,也伤及自己的威信。新官上任三把火,头一把就烧得莫名其妙。难以服官,怎么可能服民。三年不到,就垮了台,官员不肯帮忙了,土绅反而支持革命,大清江山,也就完了。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