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到底是指楚庄王,还是指齐威王? 全球速递

时间:2023-07-05 10:16:0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一鸣惊人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但在故事主人公上,却存在着一些偏差。有的人说讲的是楚庄王,有的人却说是齐威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谁呢?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天生一副好嘴,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数次出使列国,嘴巴上都没输过。

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威王,沉迷酒色,不理国政,将一切交给底下的卿大夫打理。由此导致齐国百官内斗,朝堂混乱,周边诸侯乘机侵齐,形势危急。更为关键的是,齐威王这个人脾气乖张,旁边人上谏他还不爱听,所以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


(资料图片)

这时候客卿淳于髡看不下去了,便跑去劝谏齐威王,他知道齐威王喜欢说隐语,时常话中有话,便投其所好,指桑骂槐。他说齐国有一只大鸟,停在王宫廷院三年,不飞也不叫,问齐威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鸟。齐威王明白淳于髡是在说他。于是便回答道:这只鸟可厉害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随后齐威王便振作起来,励精图治,带领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威震天下。

注意,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乃是原文所载的原话: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所以,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齐威王,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会 ,是因为在楚庄王身上,确实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大夫伍举去朝见楚庄王,发现这家伙正左拥右抱,听歌享乐。伍举怒其不争,但又不好直接斥责,于是便让楚庄王猜个谜语。他说在阜地有只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请问是什么鸟?

楚庄王也明白伍举是在指桑骂槐,于是便回答道:此鸟虽三年不飞,但飞将冲天,虽三年不鸣,但鸣将惊人。我懂你伍举的意思,可以退下了。后来楚庄王展露心志,逐渐收复王权,铲灭权臣、问鼎中原,致使楚国春秋称霸。此外,《韩非子·喻老》中,也讲了楚庄王这个故事,内容大同小异。

众所周知,相比于《史记》这样的史书,《韩非子》这种带有说教性质的寓言故事,往往更为民间所熟知,所以关于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也流传更广。久而久之,大家就只知道楚庄王,而不知道齐威王了。

所以,齐威王和楚庄王两个人都可以算是成语的出处。而且在历史上,这两个人都确实做到了一鸣惊人,楚庄王问鼎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齐威王屡败强魏,称雄战国,带领齐国成为魏国之后的战国又一霸主。

当然了,如果抛开立意和成就不谈,单扣字眼的话,齐威王其实更符合"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因为在《史记》关于齐威王的原文中,是明确提到了"一鸣惊人"这个词的。而楚庄王的故事里面,则是没有这四个字。

《史记·楚世家》里面说的是: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而《韩非子·喻老》中提到的是: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楚庄王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并没有立即改变,而是依然享乐,钟情声色犬马。后来大夫苏从实在看不下去了,也跑过来劝谏。苏从不像伍举那般喜欢抠字眼,他是个直性子,上来就直接开怼楚庄王。

他当堂哭喊着,楚国就要亡了,因为楚庄王整天观赏歌舞,不管朝政。楚庄王被他搞得有些下不来台,便威胁要杀他。而苏从倒是不惧,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告诉楚庄王,自己虽然死了,但却能得到一个忠臣的好名声,而楚庄王若是杀了他,却是要背负不听忠言,杀害忠臣的坏名声。

在苏从的以死相逼之下,楚庄王终于开始振作起来,这才有了后面的一飞冲天。

《史记》: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於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

虽然后面楚庄王也一鸣惊人了,但相比于齐威王的故事,他无疑是少了几分励志。或许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现在的小学课本里面,对于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大都是引用的齐威王的典故。要知道我记得我那时候上学,学的可是楚庄王,这也体现了教科书的一种严谨的态度。

事实上,史书和寓言相冲突的例子有不少,大家无需过多的争论。比如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在《韩非子》里面,讲的是扁鹊见蔡桓公,而在《史记》的记载里面,同样的故事,这个人就变成了齐桓公。注意,这里的齐桓公乃是战国时期的齐桓公田午,齐威王的父亲,和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姜小白不是同一个人,为了区分,一般按周王室封爵,称其为齐桓侯。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就扁鹊的所处的时代来看,他应该见的是齐桓侯田午。毕竟扁鹊是战国时代的人物,而蔡国早在春秋时期就被灭掉了。但是《韩非子》错了吗?其实也不然。因为经过考证,《韩非子》里面的蔡桓公并不是通常我们认为的蔡国君主,而是齐国君主田午,也就是齐桓侯。与《史记》中记载的那位是同一个人。因为田午在位期间,曾迁都于上蔡,故被称为蔡桓公。

事实上,像齐桓侯这种有着多种称呼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魏国迁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韩国迁都新郑,所以韩王叫郑王。还有楚国因避讳秦庄襄王子楚,也被称为荆国。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