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刘邦至死才彻底明白,但为时已晚 全球焦点

时间:2023-07-03 15:05:2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楚汉之争向来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在秦朝灭亡之后,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起义,然而,最后能统一中原的人,一定会在刘邦和项羽中产生。


【资料图】

《史记》记载的垓下被围,从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

同时刻画了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但项羽一生所向披靡,骁勇善战,只吃了一次败仗,为何就要乌江自刎,为何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呢?

项羽出身于贵族世家,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要重振楚国,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便带有一种使命,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负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所代表的从来都不是他个人,而是他背后整个家族。

他可不能为了自己而活,也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做出使家族丢脸的事情,他的征战有时势造英雄的契机,有个人理想的欲求,有政治目的的驱动,但骨子里更有其塑造完美英雄的表演快感和高贵血统维护的荣誉感。

而刘邦则不同,他自小出生于平常人家,又因生逢乱世,自小颠沛流离,受尽困难,刘邦的人生观是,只要能活着,干什么都行。这点就决定了两人在面对项羽当时的困境时,表现出的不同处理方式。

项羽心里很清楚当初能起家都是靠的江东楚国的"旧贵族",旧贵族想的是能复国,项家想的却是自己称霸天下,项羽做了霸王后更是一直提防旧贵族不重用他们,与旧贵族"江东子弟"可谓离心离德,确实即便渡江也无颜。

而楚汉之争从开始之时,就根本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怕渡江而去,只要韩信带领的大军一到,根本就没有机会重振旗鼓,反而会让家乡的父老遭受无妄之灾。

当时他带着江东子弟搅动风云,成为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风光无限,但是现在他兵败了,所带的江东八千子弟兵,除了他没有人活着回来,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战神无论怎样百战百胜,一旦哀莫大于心死,便在无法从容面对困境了。

他看开了,选择以自刎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征程,但是他内心是不抗拒的,他拿得起放得下,无愧于天地。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上的不同,也就导致了结局的不同。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