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精选!是什么原因,令曾经强大的明朝,败给了只有三十万人口的满清?

时间:2023-07-01 15:04:2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以汉民族为统治主体的封建王朝,它推翻了蒙元的愚昧统治,重新建立了汉民族的统治体系。但最终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谢幕,再次为游牧民族所推翻,这令我们不禁疑惑,综合实力明明无比强大的明朝为何会败给仅有三十万人的清朝。


【资料图】

其实,答案已在历史中,我们看看明末的相关资料就可知道,明朝输的真冤。

由于明朝财政大量依靠农税,全年税收总额大约只有400万两,而为了防御满清建立的辽东防御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宁锦防线和关宁铁骑,一年的投入就有将近600万两。

同时,由于明朝末年卫所制度的崩溃,明朝能用之兵几乎都是采用募兵制招募的兵员向从浙江、广东和西南地区过来的兵员大多是需要付出高额的募饷的,就比如说决定明朝与满清战略实力对比的萨尔浒之战,明朝政府也是砸锅卖铁才召集了8万兵员而已。

如此糟糕的财政状况,使得明朝的财政濒于破产,根本就无法组织起足够的军队与满清战斗。毕竟对于农耕文明的明朝而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一支万人的军队,往往都需要数倍的非战斗人员为其提供后勤服务,这样的支出就更加可观了。

而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满清的确是只有三十万左右的女真人,可是他们在辽东抓了近百万的汉人奴隶,使得女真人几乎不需要操心耕种、放牧这些事。

同时,女真人的游牧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可以完全做到全族皆兵,这三十万女真人除去女人、小孩和老人,可战之兵也有10万之多。

萨尔浒之战,看似很多的明军正是在一个不熟悉的战场,依靠着还未完全火器化的步兵迎战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巅峰代表满洲八旗,明军当时仅是在进行一场被认为平叛必胜之战,所以采取了轻敌的分兵合击战略,而满洲则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集合了全族的所有兵力。双方的战略重视程度在开战之初便已经高下立判,当满洲破坏了明军的后勤补给并各个击破之后,明军的失败就已无法改变了。

本来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受到努尔哈赤对汉族采取的高压奴隶政策造成了大量汉人奴隶逃亡和起义,明朝如果抓住这个机会,采取毛文龙在辽东建立东江镇的内外呼应、左右夹攻的策略是有机会重新获得战争的主动权的。但可惜明朝内部混乱的政治格局,耽误了这最好的时机。

当努尔哈赤死后,上台的皇太极开始对汉族采取缓和利用政策,大量起用范文程、李永芳等汉族官员,同时由于明朝政府自身对辽东镇的不重视,最终使后金原本到处出现的汉族起义和袭扰活动开始渐渐平息,而此时,满清在内部环境趋于稳定的同时,还增加了所谓的汉族奴才"包衣"这种家奴编制,这在很大范围内极大的增强了满清八旗的军事实力。

待到松锦之战,皇太极统领的满洲军队已然变成了24万,而对面的明军确仅有不到20万,强弱之势已经完全逆转,这场关乎明朝关外所有权益的战争,不出意外的明朝最终还是败了。

但这还不是明朝最大的失败,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明朝那群喜欢玩政治制衡的官员们,之前我的文章在介绍明朝九边重镇的时候,就说到了当年明成祖朱棣把蓟辽之间的兀良哈地区赏给了朵颜三卫,造成蓟辽防御体系出现了极大的缺口。

崇祯年间的官员们天真的采用制衡之术,使蓟镇外明朝的忠实盟友林丹汗与土默特部死掐,造成了蓟镇外围蒙古势力都到西面的土默特部打仗去了,整个蓟镇的外围就此洞开,这也使得一时无法突破宁锦防线进入中原的满清获得了进入中原劫掠的机会,不久之后,皇太极便带着满洲八旗开始从长城喜峰口杀进了中原。

自1629年开始到1642年,在这13年的时间里。每当明朝军队围剿各地的起义活动的时候,满清就会绕道长城缺口进入中原劫掠了大量人口和物资,最远的时候甚至到达了山东,每次他们都在明朝军队放弃围剿起义军准备拦截满清军队前满载而归。此时整个华北地区都被满清犁了一遍,也变相的为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创造了可能。

获得了大量人口和物资的满清自然越发强大,而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明朝自然无法组织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应对满清的袭扰。

可以这么说,明朝有人但内忧外患,没钱武装。满清人少,但靠抢掠可以得到武装。此消彼长之下,再配合历史的一系列巧合,最终造成了人口众多的明朝最终败给了仅有数十万人的满清。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观点,可以关注我!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