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新动态:孙权为什么敢和曹操开战?底气下的两大支柱,孙权也不是弱者

时间:2023-06-27 16:51:1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孙权在荆州失去之后可以说是坐立不安,更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于荆州曹操的压力,而是来自于本土的压力。在江东目睹了荆州投降之后,很快也发生了一边倒的趋势,起因是关于江东的归属问题,是不是投降曹操。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快就有定论的事情,原因是满朝大臣几乎没有人支持孙权,都是坚定的投降派。甚至是张昭都决定了投降,这让孙权很难堪。张昭其实不算江东士族,属于孙氏集团的重要成员,然而张昭都表态投降,则因为这孙氏势力当中都出现了反对派。

而且张昭的地位很高,有时候一句话就决定了江东的命运,在孙策去世的时候曾经对张昭许诺过,如果孙权不堪大任,君可自取。可见张昭不但是顾命大臣,更是掌握了废立权的大臣。所以这时候的孙权坐立不安,就在于自己的位置都快要保不住了。


(资料图)

不过这时候鲁肃出现了,他的意思很明确,孙权不能投降。鲁肃为什么选择站边孙权,原因是鲁肃不属于江东士族之一,另外鲁肃的理想是能和曹操分治天下,实现二分论。所以从理想上和对孙氏的情感上,鲁肃都不会和江东士族代表一起支持投降。但是鲁肃的影响力太小了,想要和张昭对垒还是太弱,于是鲁肃想到了周瑜,只要周瑜能表态,那么孙氏江东就算是保住了。

周瑜逆转

实际上史料对关键信息的记载总是能透露很多信息,比如周瑜回来之后的一次朝会。周瑜一回来之后就当即表达了曹操非不可战胜的观点,而孙权则是拔剑表态,无须再议。但是未免显得太过于巧合了,在周瑜的话里周瑜说了曹操的四个弱点,但看待历史不能如同儿戏,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弱点并不一定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实际情况还是要根据实力来看。而这个实力对孙权来说,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周瑜的支持,其二则是盟友。

回到诸葛亮入江东的外交问题上,诸葛亮颇善言辞,在小说之中更是将这些描述成舌战群雄,其中的诸葛亮泰然自如,就像是主人对待客人一般。但现实并非如此,孙权期待联盟是真,但是不想要累赘。纵然是诸葛亮说的天花乱坠,有一个东西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刘备的实力如何?要是刘备单枪匹马那还能叫联

故而诸葛亮的回答很重要,那就是"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也就是说诸葛亮亮出了底牌,现在我们还有着几万人,可以调遣作战。我想孙权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确定了刘备的盟友身份。

提前安排

所以反过来再去看周瑜表达态度时的一番话,当孙权询问周瑜有什么对策的时候,周瑜说"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实际上这一句话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出兵数量和战争地点,都已经提前被选择好了。这也意味着在开这一次会之前,最起码周瑜也是有过考虑的,但我认为这一次考虑可能不是周瑜一个人,而是包含了鲁肃、孙权和诸葛亮在内的集合。

原因是夏口属于江夏,并不是江东的地界,如果没有联盟,安插士兵和战场,怎么会安插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呢?所以这一定是在孙权和周瑜已经确定了联盟之后,和诸葛亮等人一起讨论出来的方案。而且在人数上也有考究,江东并不是只能调集三万兵马,也不是仅剩三万水军,而是想要和盟友保持一致。如果全力在江东,那么江东也就没有和刘备联手的必要了。

所以基于这两点,孙权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和曹操开战。但从侧面上去理解,也可以看到孙权入主江东的难度系数多大。从表面上看孙权的权力来自对兄长的继承,而且在之后又是靠着周瑜等大都督的努力称帝,这也就让很多人忽视了孙权的能力所在。实际上孙权不如刘备和曹操亮眼,就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曹操有汉献帝作为王牌,对地方豪强和士族都有着天然约束力,刘备则是赤壁之前还没有到成为军阀的程度,压根碰不到士族牵制的程度,反而是孙权,从十八岁继位到后来,一生几乎都在想着怎么摆脱士族的控制,怎么去消灭豪强,所以曹操和刘备是对外的压力,孙权则是对内的压力。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