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热议:八宝山有何特殊之处?为何很多名人把“死后入八宝山”当作目标?

时间:2023-06-27 09:01:1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在中国人的心中,向来将声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这和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庄子》有言:“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而对于许多取得卓有成就的人来说不仅在意生前的名声,对死后的名声更加的在意。而一个人死后是否“风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所葬之处。

而“八宝山”无疑就是体现逝者身份的一个地方,不过在最开始八宝山的原名叫做黑山,是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最高的地方约有130米,全山东西长约1.2公里。

在八宝山有着许多的历史名胜古迹,比如说延寿寺、灵福寺、朝阳庵,在西还有一座娘娘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褒忠护国寺了,是明代永乐年间为了纪念名将刚炳所建,迄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了。

而“八宝山”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刚炳。朱棣为追念刚炳的功绩,在他战死的地方修了一座褒忠护国寺,并在刚炳身亡所在之地留下了一堆炉灰,有一次突然下起了雷阵雨,这堆炉灰突然就变成了八色土,因此当地的百姓们便都叫这位“八宝山”了。

当然,这样的记载多少有些神话的气息。事实上八宝山确实盛产有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这八种黏土矿物,在经过民间故事的渲染,才有了“八宝山”之名吧。

在明清两朝,八宝山还没有那么受到重视。这里风景优美,四周安静。因此常作为年迈的太监养老的地方,周边除了寺庙之外,还有很多的菜园和田地。一直到清朝灭亡、封建历史的结果,这些太监们也便渐渐的搬离了这里。

1946年,国民政府将八宝山的褒忠护国寺被改为忠烈祠,用以埋葬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当时八宝山已经极具名气了,同时考虑到这里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于是在1950年,我国在八宝山建立了“北京市革命公墓”用以缅怀先烈。

在北京市革命公墓建成后不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去世了,为了纪念任弼时,国家决定将任弼时同志下葬到东部坡顶上,后来张澜、瞿秋白等革命先烈去世,也葬于任弼时墓地不远处,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后来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所埋葬的都是对革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有教育、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因此“八宝山”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公墓”了。

1970年,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一直沿用至今。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墓地,而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之地,是人们缅怀革命先烈,追思革命精神的神圣之地。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中国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辉煌事迹也将永世的传扬下去。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