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靖康之变后,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短命的王朝,是何人建立

时间:2023-06-26 16:46:1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由于王朝在发展过程中,军事实力逐渐走向衰落,而国家机器却越来越膨胀,宋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抗衡中逐渐失利。后来一场靖康之难,将大宋王朝拦腰斩断。北宋不但变成了南宋,还偏安一隅。不过还有一个汉人王朝,夹在北宋与南宋之间,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相关资料图)

当金国军队在北方获得大胜后,他们占据了许多领土,还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此时一些金国政治、军事权贵都认为应该继续南下,灭亡汉人政权。可是也有一些高层认为汉人王朝延续多年,不是说灭亡就灭亡的。

后来双方讨论的结果,就是扶持一个汉人王朝,暂时性地维持汉人王朝,张邦昌就此浓墨重彩地登上历史舞台。

一、进士出身入庙堂,金兵南下主议和

张邦昌是读书人,乃进士出身,在宋徽宗一朝进入朝廷庙堂,担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等职务。当时北方的金国对大宋王朝一直虎视眈眈,尤其是宋国朝政日非,内部党派之间的倾轧越来越严重。

很快金兵南下,包围了东京,也就是大宋王朝的首都开封。宋徽宗不想做亡国之君,于是赶紧禅位给儿子,也就是宋钦宗。

朝廷内部很自然地出现了两派,一派主张议和,以王黼为首;一派主张抗战,以李纲为首。宋钦宗和老爹都是软骨头,于是派张邦昌去金营议和。其实宋钦宗没安好心,他看不惯以王黼为首的王党,于是计划剪除这一党系的人物,而他表面上让张邦昌等人去议和,暗地里却让主战派李纲的军队准备偷袭金营。

张邦昌向宋钦宗要求的割地圣旨、河北印绶都没要到,他也知道宋钦宗没安好心,但是皇命难违,只能硬着头皮去议和了。

二、靖康之乱都城破,大臣被迫为天子

宋兵偷袭了金营,可是并没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而身在金兵营帐中的议和大使张邦昌,却得面对金人的怀疑和愤怒。不过张邦昌很强硬,一口咬定偷袭金营一事,绝不是朝廷的旨意。

他的强硬倒是获得了金人的赞许,于是他继续留在金营。可是议和基本破裂,即使主战派首脑李纲被罢免,金兵还是攻破了东京,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便是汉人的屈辱--靖康之难。

宋朝的国运就此中断,可是南方依然有抗金势力,康王赵构被拥立。其实当时金人并没有想灭亡汉人政权,然后夺取天下,而是想继续让汉人政权给他们进贡。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政治局限性,也给了南方的抗金势力以喘息之机。金人为了进贡,决定扶持一个新的汉人政权,为他们筹措岁贡,而身在金营的张邦昌成了首要人选。

其实金人不想立赵姓皇族后代,而张邦昌此前的强硬表现也让金人对他很有好感,加上张邦昌久在庙堂,又是议和派,于是张邦昌被"当皇帝"。

张邦昌并不想做这个皇帝,他没有那个野心,也知道自己就算做皇帝,也不过是金人的傀儡,但是时势使然,被逼无奈啊!

登基那天,张邦昌百般推诿,可是金人以屠城做威胁,张邦昌也只能在一些"臣子"的劝进下,登基称帝,国号为"大楚",又称"张楚"。

话虽如此,张邦昌依然恪守臣子的身份礼节,例如不自称"朕",而是自称"予";下达旨意不叫圣旨,而是叫手书等等。如果有臣下喊他做陛下等称谓,张邦昌一定会呵斥他。

三、金兵北去还政权,功臣奸臣难定义

在张邦昌心中,自己始终是臣子,可偏偏被迫当了皇帝。

当金兵掳走徽宗、钦宗时,张邦昌还穿一身缟素,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外,泪流满面相送。然而金兵撤回北方后,大楚政权就成了"遗孤",或者说里外不是人。

金人北撤后,张邦昌毅然决定还政。还政给谁呢?还给南方抗金势力的康王赵构。其实有人劝张邦昌不要还政,因为即使还政,他的下场也会很凄凉,还会牵连家人。可是张邦昌坚持还政,并表示自己当皇帝都是被金人所迫,事实也是如此。

赵构即位后,称高宗,重新启用了当初的主战派。张邦昌被主战派弹劾,不过高宗念在他的还政、拥戴之功,仅是将他贬职而已。毕竟赵构能当皇帝,也是少不了张邦昌拥戴他。

张邦昌已经里外不是人,作为宋臣,他当了皇帝,如今不当皇帝,又做了宋臣,这实在是很尴尬。虽然这北宋和南宋之间过渡性质的汉人王朝大楚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在很多人心中,张邦昌依然是奸臣,何况他当初还是议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由于张邦昌当皇帝时,接纳了宋徽宗的一个妃子,后来赵构就抓起了这名李夫人,严刑逼供要她供出张邦昌的罪行。就这样,张邦昌被定了死罪,可到底是什么罪呢?没有说明,因为根本没有找出什么罪行。

赵构当了皇帝后,不免猜疑多忌,处死张邦昌,也是清算王党。不过张邦昌真的是奸臣吗?他即使被当了皇帝,依然恪守臣礼,不敢逾越,后来还主动还政康王。然而张邦昌是忠臣吗?他接受金人命令,国破之际不尽死节,还是个投降派。也许对张邦昌的评价始终难以客观,也始终难以对他的品节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大楚这一短命的政权,也终究只是一个无人再提及的所谓王朝而已!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