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新动态:孙太后和朱祁镇这一对母子,人品怎么样?真的厚颜无耻没有底线?

时间:2023-06-25 21:04: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可怜的朱祁钰,就因为是失败者,不仅历史上被抹黑,就连电视剧也被抹黑了。并不是所说的那么不堪,就是他废除了殉葬,终身只爱钱皇后一人。

只能说朱祁镇是个好人,但绝对算不上合格的皇帝。朱祁钰这辈子活得够憋屈,同情他。历史上对孙皇后的评价确实不咋地,一代妖后说的就是她。

朱祁钰本来可以获得更好的结局,更高的地位。废太子是朱祁钰最大的污点,此举彻底激怒了英宗母子,也导致了更多的大臣同情英宗父子。偏偏朱祁钰的儿子又早死。朱祁钰自己年纪轻轻又得重病,岂非天意乎?今人不信天意,古人还是很信的。夺门之变非常顺利轻松,没有丝毫反对和反抗。说明朱祁钰早已失去支持。至于于谦作为朝中重臣,没有阻止朱祁钰废太子。也是一大失误。


【资料图】

首先孙太后是先立朱见深为太子,再立朱祁钰为监国的,这顺序不同意义也不同;第二,朱祁镇在刚被俘的时候,带着也先去敲大同、宣府等边陲重镇的门,为什么?第一赚城门,第二讹钱,而朱祁镇也开开心心地去了,甚至在守将没开门的时候大骂,具体是谁要去查一下明史,只是景泰皇帝继位,没人给朱祁镇开门,第三:也先放走朱祁镇是因为北京保卫战打败了,不得已才放的。

朱祁镇能重掌乾坤,绝对是个人的综合实力使然,八年的囚禁生涯,依然不能打倒他,危急时刻的一声大喝“朕太上皇也”!足以诠释朱祁镇高超的政治知慧以及气势如虹的政治魄力,这是夺门成功的最关键操作,前面的都是政变常规操作,这声大喝是决定性的,随即大门洞开,夺门成功!朱祁镇的个人魅力以及政治能力还是让很多人欣赏的。

明史上记载的:胡善祥。宣德三年被废为仙师,张太后看她可怜常常邀请她出入各种宴席,居于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为此怏怏不乐,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病逝一年后胡善祥病逝,天顺六年孙皇后崩,钱皇后向英宗提议曰:后贤而无罪,废为仙事,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别什么事都往孙太后头上加这事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远比现实残酷,朱祁镇能回来,那是运气真的非常好,朱祁钰用了很多办法,回来其实也是个很小的人物的功劳,南宫的事就不说了,连棵乘凉的大树都不能相容。朱祁钰也是坏事做绝,如果自己儿子不死,估计也就没朱祁镇什么事了。

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也就朱元璋,朱瞻基,朱佑樘,能算得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朱高炽死得早比较遗憾,朱厚熜,朱翊钧虽聪明但极端自私,朱由检回天乏术。朱祁镇厚颜无耻?最厚颜无耻是景泰帝吧,当初立景泰帝的条件是不废前太子朱祁镇的儿子,可景泰帝言而无信,废朱祁镇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可惜景泰帝的儿子没当皇帝的命。

朱祁镇复帝后,就该杀于谦,因推朱祁钰上位的是于谦,篡改旨意由监国变皇帝的是于谦,废太子朱见深的还是于谦,幸亏朱见济早亡,要么就没朱祁镇的菜。木匠很昏,国势日益艰难,所谓能把握权柄不过是惯性使然,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严重地禁锢了明朝改良的可能性,但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明朝皇帝的权威,没有任何撼动的可能,所以,只要不放个白痴在位置上,哪怕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比如朱祁镇、木匠,或是空说勤政但没有成事能力的崇祯,或是不着调的顽童正德,都不会被威胁皇位。

其实兄弟俩简单点概括,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差点把明朝灭亡了,朱祁钰上位好不容易把国家救回来,而且蒸蒸日上,然而朱祁镇第二次当皇帝又差点亡国,把他弟弟的努力又毁了,朝政混乱,女真日强,各地盗贼蜂起,叛乱,荆襄百万流民,还好他儿子不错,上来赶紧擦屁股,不然明朝又要完了。

问题是朱祁钰病重的时候,朱见深都只有10岁,朱祁镇其他儿子更小呀。这样一个小孩,自己其实也没啥话语权吧,就是个被推到前台的工具罢了。这种情况下和朱见深估计也差不多。不过如果朱祁钰那会来得及立下皇太子,夺门没了理由,那么新帝的皇位传自朱祁钰,就不会废了他帝号,他就能得到皇帝的正式待遇了吧。那时候他都准备复立朱见深了,对大臣们请立朱见深的意见都没驳回去,就是太晚了,转眼朱祁镇就夺门了。

如果朱祁镇不被徐有贞等人重新推上帝位,朱祁钰死的当天他就得死,于谦等人虽然是忠心但又不是傻子,任由朱祁镇重新掌权的蠢事他们做得出来?但凡朱祁镇重新掌权,当年拥立朱祁钰的那批大臣哪个能有好下场?而朱祁钰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他也不可能任由朱祁镇把自己的政治班底一手毁掉。所以朱祁镇只有死。

明朝这场官司可以参考后来的慈禧和光绪,慈禧死前为什么要毒死光绪,就是因为知道自己死后没人压得住光绪,光绪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同理,朱祁钰死后也没有人比朱祁镇的辈分和资格更大,群臣当时的意思是立朱见深,也就是还位于朱祁镇。但是,如果朱祁钰不想自己的政治班底被毁,如果于谦等一众拥立过朱祁钰的大臣还想继续当官,那么朱祁钰就只能拒绝咸丰一般的懦弱,时隔上千年再行一次勾戈夫人之事了。

当时皇位继承顺序为朱祁镇、朱见深和襄王朱瞻善,但是只要于谦采取行动,扑灭夺门之变,必然被天下扣董卓、曹操的帽子,一夜之间就从忠臣、民族英雄变成枭雄!朱祁镇一系肯定完蛋,于谦告知天下,英宗谋反,诸王及封疆大吏没几个会信,自己弟弟将死之人且无子嗣,皇位早晚是他的,英宗何故反之?大家肯定会认为是于谦要想当曹操!襄王这么谨慎的人,即便于谦迎其为帝,他大概率都不敢来,这时候诸王中的某些野心家必定依据皇明祖训起兵讨伐于谦,届时必重蹈八王之乱的覆辙!

古代皇子如果被俘,是断无继位可能,所以如果不考虑大臣对宣宗的感情,其实更合理的方法是,如果景泰帝有子嗣,则景泰帝之子继位,否则,就从仁宗其他几个儿子的后代里按照长幼嫡庶之序选择继承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英宗一系继位,但很可惜大臣对宣宗感情太深厚了,不可能允许宣宗脉绝嗣。

一己之私是胡扯,孙太后是宣宗皇后,立景泰帝,毕竟是宣宗的儿子,她能接受,景泰皇帝废太子立自己儿子,她也没说什么,但是景泰帝无后,又迟迟不立英宗之子,这是几个意思?孙太后绝对不会坐视皇帝离开宣宗一脉的,这是大义。杀于谦是为自己的行动正言,在古代皇帝永远没错,因此每次造反都要把过错推在大臣身上,于谦是朱祁钰的重臣,又是推举朱祁钰做皇帝的主要人,自然要杀他。后来平反那是朱祁镇让他儿子干的,要不然不会留着于家后人,肯定于谦也不是心存良知为于谦保卫北京而感到,而是要平当世之口,要为后世立标榜。

朱祁镇他爹就这么2个儿子,就算镇压了朱祁镇,也还是朱祁镇的儿子上位。如果做得狠一点,把朱祁镇一脉全废了,迎立外藩,怕会天下大乱。于谦不是那种为了保住自己就任凭天下大乱的人,要不然北京保卫战他也不会站出来了。就是可惜了于谦,本来的剧本应该是遇明主,做名臣,结果搭上朱祁镇这么一个皇帝。朱祁镇不是什么好皇帝,这是后世公认的,但他废除了千年以来的殉葬制,这点还是不错的。历史总结一点,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是个好人。朱祁钰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人。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