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赫鲁晓夫到美国访问时,他为何要求见梦露,还要去迪士尼参观?

时间:2023-06-22 20:53:2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3个月后,苏联政坛发生了突然变化,掌管苏联秘密警察和核导弹计划的贝利亚突然被宣布解职逮捕。不到半年时间被处决。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掌门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一系列的改革,并着力“去斯化”。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抛出“秘密报告”,彻底把矛头指向斯大林,苏联又迎来一场正局大变化。

赫鲁晓夫上台后,他改变了苏联内政外交,把全面反美到与美国接触,并且适时放开苏联严禁的内容。此时苏联的变化始终在美国掌控之中。但苏联究竟如何发展?美国还一时摸不透。因为赫鲁晓夫说话不着边际,做法也让人难以把握。不过赫鲁晓夫与美国关系缓和也是一种策略,但赫鲁晓夫为什么有奇怪要求?

两个奇怪要求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来没多久,美国中情局就通过以色列摩萨德在苏联的特工,花50万美金搞到手。美国总统拿到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深感苏联要发生重大变化。因为赫鲁晓夫强力反对前任,就是一个最大变化。特别是赫鲁晓夫外交政策的变化,也让美国看到了机会。


【资料图】

二战后,苏联与美国就成为世界两大霸主。美国主导建立的北约和苏联主导建立的华约,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美国始终想尽一切办法把苏联搞垮,而苏联也动用国家力量与美国争霸,一时间美苏两个大国家争霸成为世界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但在美国的瓦解下,苏联不仅国家稳定,民众富足,甚至武器装备都赶超美国。美国对苏联这样一个不同体制的庞然大物既恐惧又无奈,除了在本国和西方国家丑化苏联“黑暗”,把苏联描述成邪恶的国家,还通过情报间谍系统向苏联渗透,让苏联民众听信美国制造的谣言。因此斯大林在世时,美国与苏联两个国家一度关系紧张,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但赫鲁晓夫上台后,美国发现了新变化,既然赫鲁晓夫主张与美国交流,美国当然不会放过与他接触的机会。于是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美,举行两国元首会晤。

赫鲁晓夫接到美国的邀请后,欣然答应邀请,但赫鲁晓夫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与美国好莱坞明星梦露共进晚餐,二是去美国迪士尼乐园游玩。美国没想到赫鲁晓夫竟然提出这两个奇怪而又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要求。梦露作为当时美国红极一时的艳星,是美国男人心中的情人,连世界都为梦露为之倾倒。而迪士尼乐园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风靡全球。赫鲁晓夫提出这两个要求意欲何为?

美国着手准备

不过美国对于赫鲁晓夫的这两个请求,很快通过外交部门予以答复,答应赫鲁晓夫的要求。并着手安排赫鲁晓夫到访的安排,并与梦露进行了沟通,征得梦露同意后。美国又和迪士尼进行沟通赫鲁晓夫到乐园游玩的路线。

美国并不像苏联,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行政命令下达,无论梦露个人也好,还是迪士尼乐园也罢,没有他们的同意,美国不敢轻易安排。但赫鲁晓夫参观美国迪士尼和会见梦露的消息很很快传出去。美国一些民众不愿意了,认为迪士尼乐园是孩子玩的地方,不能允许苏联政治家“玷污”这片天真的园地。至于见不见梦露,那是梦露个人的私事,由她自行决定。

美国政府面对民众反对声音,只好与苏联沟通取消这次行程。赫鲁晓夫听说此事后,只是无奈笑笑,他也只好接受美国安排。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丑化苏联到了何等程度,在民众眼里苏联“黑暗”已经根深蒂固。

最后赫鲁晓夫终于实现了与梦露共进晚餐的愿望,当赫鲁晓夫与梦露的相片公布于众后,立即引起世界的哗然,他们大都不理解,从西方角度来看,苏联领导人会见梦露有些不可思议。而对华约国家来看,他们认为赫鲁晓夫要向右看,全面学习西方?

背后隐藏原因

通过赫鲁晓夫回忆录及其儿子写的书,我们可以找到赫鲁晓夫访美提出两个奇怪要求的原因。其实赫鲁晓夫提出到迪士尼以及会见梦露,并非不着边际,而是有他自身的目的。

赫鲁晓夫虽然否定前任,但他在任期间也面临苏美冷战争霸问题,但赫鲁晓夫明白,美苏两个大国,目前谁也毁灭不了谁。但如果两国相争,只能是两败俱伤。而从实力看,苏联并不占优势,如果一味与西方斗苏联并不占优势,苏联必须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因此,赫鲁晓夫上任的外交策略就有所调整,这一点在苏共二十大报告中写的很清楚。

赫鲁晓夫提出会见梦露以及参观迪士尼乐园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要求,让美国人认识到,苏联并非那样封闭,苏联人也有爱美之心,也有娱乐的心态。赫鲁晓夫想通过这两件事间接打破美国妖魔化苏联谎言,破除民众对苏联的负面看法。

赫鲁晓夫这种开放姿态,在其执政后期放开一些政策可以看出,苏联在发展中也借鉴美国一些做法。赫鲁晓夫能过此举向西方表明,苏联与西方国家开放友好,并不能总是仇视和敌视。虽然赫鲁晓夫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拿着鞋在联合国大会敲桌子,很多人认他是一个粗人,其实这样看赫鲁晓夫就太简单了,作为苏联一代政治家,赫鲁晓夫处理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长远考虑。

虽然赫鲁晓夫并没有达到自己的两个目的,但在苏东国家来看,赫鲁晓夫的做法带来倾向性问题,使苏东国家反斯更加明显,为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埋下隐患。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