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很多人知道孔融将大梨让给哥哥,却很少人知道后来哥哥让他一条命

时间:2023-06-19 12:46:0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孔融的名望很高,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毕竟很多人都是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的。孔融兄弟之间和谐友爱的关系流传了一千多年。但是相对于""孔融让梨""的其乐融融,孔融兄弟还有一件充满血腥色彩,但同样能够证明他们的感情的事情。在""党锢之祸""中,孔融的哥哥孔褒将命让给了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熟悉,但是小编还是要简明扼要地复述一遍。按《后汉书·孔融传》引注的《融家传》的记载,孔融一共兄弟七个,孔融排行第六,排序还是比较小的。


(资料图片)

孔融年幼的时候""有自然之性"",在四岁左右的时候,每次和几个哥哥吃梨,孔融总是拿最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拿小梨,孔融回答:""我是小孩,所以要拿小梨。""因为这件事""宗族奇之"",至少他在孔氏这个大家族中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党锢之祸""事起

东汉末年发生两次""党锢之祸"",是影响力非常大的政治事件,汉桓帝和汉灵帝期间各一次。在汉灵帝时期的那次,也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尤为严重。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关键人物叫做张俭。张俭是一个名士,名列名士群体""八及""之一;同时他也是山阳郡的东部督邮。

中常侍侯览就是山阳人,侯览以及侯览家属、党羽在山阳郡有很多不法之举。张俭作为名士,与宦官处于对立面,他在处理侯览家属的时候得罪侯览。而后侯览的同乡朱并诬告张俭与二十四个同乡为朋党。朝廷下令抓捕张俭等人,而宦官势力借机将事情扩大到整个名士群体,于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

作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导火索,张俭正在逃亡的路途中。因为张俭的名望太高,又是因打击宦官势力获罪,所以即便有家破人亡的危险,但也有人愿意容纳张俭,其中就包括孔融一家。而张俭的到来也确实给孔融一家带来了灾难。

一门争死

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有故旧的交情,在逃亡的路上投奔孔褒。结果孔褒出门了,张俭没有遇到孔褒。这个时候孔融才十六岁,张俭看他年纪太小做不了主,也没有开口求收留。孔融看出张俭窘迫的脸色,""党锢之祸""闹得沸沸扬扬,大概也知道张俭的境况,他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面,难道我不能成为你的东道主吗?""于是自作主张收留张俭。

结果事情败露,朝廷要捉拿张俭。由于张俭名望太高,地方官吏掩护张俭逃走,而孔褒、孔融就倒霉了。兄弟两人被收押狱中,官府却不知道该处置哪一个。孔融说是自己接纳张俭,所以应该处置自己;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自己的,应当处置自己。

官吏问孔褒、孔融兄弟的母亲,看处置哪一个比较好。结果孔融的母亲又说自己作为家长应该处置自己。孔氏一门三人争死,地方官吏也难以决断,于是上表请求朝廷定罪。

古代非常推崇孝道,孔融的母亲理应被排除;在孔褒和孔融当中,最后朝廷还是处死孔褒。其实作为实际接纳张俭的人,小编认为孔融的责任更多一些。孔褒也算是""让""了孔融一条命。而在这件事之后,孔融的名望也攀升起来,成为扬名天下的名士了。

参考文献:《后汉书》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