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皇帝夜宿一地,得知地名后大惊,连夜赶路,结果逃过一死劫_全球快消息

时间:2023-06-18 18:44: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公元前199年,皇帝出巡经过柏人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时天色已晚,此时皇帝也觉得有些劳累准备夜宿此地,当皇帝准备下车时随口问了侍卫一句:"此乃何地啊?",随从侍卫答到:"柏人县",皇帝在心中念到:"柏人者,迫于人也!"顿时瞬间神清气爽倦意全无,皇帝连忙回身坐回车内并吩咐卫队连夜离开。


(资料图)

果然,皇帝的车队前脚刚走,后脚就出现了一队刺客。而这队刺客杀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皇帝车队离开。

这位"能掐会算"的皇帝就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而刺杀他的这队杀手则是赵王的国相--贯高。那么贯高为何要刺杀刘邦?刘邦又是怎么"预知"贯高要在柏人县刺杀刘邦的呢?这一切要从汉高祖三年讲起。

汉高祖三年,赵地叛乱,于是刘邦任命韩信和张耳一同攻赵,赵地收复之后刘邦非常高兴,便把张耳封为赵王。

汉高祖五年时张耳去世,儿子张敖世袭赵王位,刘邦更是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赐婚赵王为王后,使得两家亲上加亲。

到了汉高祖七年,匈奴滋扰边境,刘邦带领汉军前往平成与匈奴作战,战罢之后返回国都,正好路过赵地时天色已晚就夜宿赵地,张敖看到岳父到来肯定是好生招待,不仅亲自端茶递水服侍刘邦,还为刘邦精心挑选了美人来服侍刘邦,结果却遭到了刘邦的冷眼相待。原来刘邦在此次匈奴作战中吃了亏,心中怨气无法排解,正好赵王在眼前晃来晃去让刘邦心烦,所以态度十分傲慢且有些无理。

这件事情让赵地国相贯高非常生气,于是就秘密谋划刺杀刘邦,好为赵王出口气,张敖知道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制止贯高,最终在张敖的苦心说服下,贯高才算作罢,只是心中依然记恨。

汉高祖八年,刘邦出巡再次经过赵地,贯高经过精心计算,认为刘邦必然会在柏人县夜宿,于是提前几日就开始精心布置,在柏人县周围布满杀手,只等刘邦进来。结果刘邦刚要下车就急匆匆地夺路而去,这确实就让贯高有些不解,因为所带杀手都是自己的死士,不可能走漏风声,而刘邦的举动显然也是突然间所做的决定,贯高始终想不明白。

其实刘邦也并非有什么"预示未来"的本领,而是性格使然,古代帝王,特别是开国帝王都是生性机敏警觉之人,对于任何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情况都会下意识地进行躲避。

当刘邦路过柏人县时,柏人县的"柏"字在汉朝与"迫"字同音,而迫字多为不吉利,比如:迫害、逼迫等,所以刘邦认为此地是大凶之地不可久留,这才命令卫队连夜离开。

到了汉高祖9年,有人向刘邦告发了贯高柏人县刺杀的事情,刘邦先是一惊,之后长舒了一口气(也许是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才会舒气)。随后刘邦将赵王和贯高全部关入死牢,只是贯高在牢中大呼赵王冤枉,誓死不渝让赵王受到株连,最后在狱中以死明志。刘邦也被贯高敢作敢当的行为所折服,最终刘邦释放了赵王,贬为宣平侯。

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对于身边的危险有着天生的机敏性,所以刘邦在数年的戎马生涯中虽多次蒙难,却都能化险为夷。回看中外历史,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例如秦始皇一生经历刺杀无数,但凡有一丝迟疑也许历史就会改写,还有国外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一生之中躲过了638次暗杀。

与其说他们命硬,不如说他们对危险环境的探查能力极强。只是可怜了贯高,他到死都不明白刘邦为何能知晓自己的刺杀计划,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