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焦点简讯:焚书坑儒: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事件,秦始皇的真实用意是啥?

时间:2023-06-12 15:54: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原标题:焚书坑儒: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事件,秦始皇的真实用意是啥?

秦始皇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千古一帝,其历史功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历来评价褒贬不一,基本上是贬大于褒,其中最为诟病的就是焚书坑儒。我们在课本上都了解到的就是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将对他有意见的儒生坑杀。为了堵住民众的悠悠之口,让民众将无用的百家思想的书全部销毁。

这件事被后人载入了史册中,秦始皇因而被很多人批判。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成功的征服了六国,重新恢复了大统一。他继位之后,为了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采取了很多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不乏地方上的郡县制,中央上的三公九卿制度。但焚书坑儒为什么会遭到诟病,秦始皇的这项措施真的做错了吗?


(资料图片)

焚书坑儒虽然我们常常沿用,但是如果单纯的从事件上看,其实是单独的两件事。因为教科书上将其连用,以至于很多人将其误解为是一件事。笔者大致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秦始皇统一秦朝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13年举办了一次宴会,邀请众位大臣喝酒,其中有70位博士也应邀参加。宴会上,其中就有大臣就对秦始皇拍马屁,夸赞秦始皇的功劳,统一了六国,怎么怎么牛逼。秦始皇听了之后自然是喜上眉梢。

但是其中有一个叫做淳于越的博士却反其道而行,给秦始皇泼冷水。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早在周朝时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分封制。都说不像古人学习,国家也就不能长久。并且还反将一军,认为前面溜须拍马的博士并非忠臣。

秦始皇听了这番话之后,若有所思,就让群臣谈一谈淳于越这个观点,究竟应该是师古还是师今?这时当朝宰相李斯就站出来了,他认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和春秋时代不一样了,当时正处于时代的重大变革之中。为了寻求社会的变革,以儒家为代表的私学盛行。同时,各个学派发表各自挽救时局的主张。

但是,按照现在的时局来看已经不适用了,根本不必照搬前人的做法。因为私学的盛行,一些人就开始随意发表言论,这是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就是“焚书”。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秦始皇在听了李斯的一番发言之后,便欣然同意,并且吩咐文武百官将其实行下去。

而坑儒呢,又是另外一码事,发生在焚书事件的后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以卢生为首的方士在秦始皇面前忽悠,他声称自己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灵药,秦始皇听说有这等好事,想也没想,就给了这些人一大笔钱去寻找灵药。

但是其中帮忙寻找灵药的方士卢生和侯生收了秦始皇的钱,不仅没有积极的寻找灵药,反而还在背地里黑他,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根本听不进去忠臣的金玉良言。像秦始皇这样的皇帝,自己根本不能为他找灵药。这段言论放出去之后,水军就大量传开了。而这两人也就携款潜逃了。

秦始皇知道这件事之后,气不打一处来,感觉自己的智商被这群儒生受到了侮辱。便派人揪出其中的元凶,抓了一大批人。在经过严加审讯之后,460多名儒生供认不讳,参与了水军。最后,这460多人全部被坑杀。

秦始皇的大儿子,也就是扶苏看到父亲的做法,心中甚是不安,就向秦始皇上谏。现在天下才刚刚稳定,这些儒生都是以儒家的孔子作为榜样。但是父亲这样对待读书人,可能更会使这些标榜仁义的读书人所诟病。

秦始皇这时还正在气头上,对儿子扶苏的言论非常不爽,于是便让他和蒙恬去上郡打仗去了。这么看来,秦始皇的坑儒最后还是反坑了。

整个事件最终是被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完整的记录下来。从史料的真实性来看,司马迁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全是可信的。

先看焚书这件事,是丞相李斯提出来的。李斯的建议,整体归纳就是要统一思想。那么,李斯的建议仅仅是自己的空言,有没有前人的借鉴呢?答案是有的。在秦朝建立之前,影响力最大的事件就是商鞅主持的变法。

要知道,秦国一脉相承的是韩非子所在的法家。因此,商鞅就向当时在位的秦孝公提出了统一思想的焚书政策,但是因种种原因,秦孝公并没有将其采纳。所以,李斯所提出的主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来的,并非空穴来风。

李斯为什么要坚决的反对淳于越,实行焚书的政策呢?淳于越提出的主张是废除郡县制,实行分封制。但是淳于越提出反对的声音,郡县制已经从秦始皇推行这项政策的第八个年头了。而且郡县制的源头,就是秦孝公商鞅变法已经开始推行的县制,也就是说郡县制在历史上已经推行近一个世纪之久。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孰好孰坏,早在秦朝建立之初,李斯和另一位臣子王绾之间早已经进行过争论,而两人之间的争论,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这并不是所谓的政见之争,其实也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考虑。最终,秦始皇采纳了郡县制。

这么看来,秦朝建立实行的郡县制完全是历史所推动的结果。淳于越再一次表示反对,是旧事重提,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淳于越为什么突然提出反对呢,其中的所蕴含的深意,如果不是当时的人,是很真正揣摩其中的用意的。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借鉴周朝的历史教训来看,虽然打败了商朝,但是其后裔武庚还是发动了三监之乱,周朝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得以解决。

而秦朝建立,虽然表面上是统一了,但是六国原来的势力仍然蠢蠢欲动。要想完全控制六国,不仅是从制度上,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上控制群众。而李斯正是法家的卫道者,所以才表示反对,并且还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自古以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尤其是读书人更不好惹。再说,秦始皇真的把所有的书全部销毁了吗?

其实从当时的执行效力来看,这项措施推行下去,完全销毁是很困难的。后世像宋代的史学家郑樵就认为,秦始皇在位期间,根本没有完全的将六国的书销毁。反倒是到了汉朝时期,一些经文经学者将原来的著作给糟蹋了。

就拿坑儒这件事来说,秦始皇真的有错吗?秦始皇干的完全是没错的,错的也仅仅是情急之下将自己的儿子扶苏给撵走了,这才让胡亥有了可乘之机。

就连坑儒这件事的真实性,也有学者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历来的史学家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添油加醋,也就成为了攻击秦始皇的箭靶子。直到东汉时期,学者王充才将两件事分开。

但是关于其真相并没有被澄清。就其当时的真实状况上看,“焚书”和“坑儒”,完全是秦始皇为了维护大统一应该采取的政策。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