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老谋深算的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_当前要闻

时间:2023-06-04 16:55:4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传奇皇帝朱元璋,虽然小时候生活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为一日三餐发愁,但他的身体素质超乎常人,活到七十岁,在帝王中属于比较高寿的,而且有近四十个孩子,其中儿子就有二十六个,不得不让人佩服。在这些皇子之中,多数人的才能相对平庸,除了三人例外,他们分别是长子朱标、四子朱棣和十七子朱权。


【资料图】

朱元璋二十七岁那年,妻子马氏给他生了第一个儿子,起名为朱标。如果放到现代,初为人父的朱元璋,年龄并不算大,但古人成家较早,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所以朱元璋称得上晚婚晚育,其中缘由不难理解,皆因一个"穷"字。朱元璋称帝后,立即将朱标册立为太子,派博学多才的宋濂教他读书,朱标十分用功,成为品学兼优的皇太子。

朱标五岁时,四弟朱棣出生了,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太多喜悦之情,他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前往战事吃紧,陈友谅正在集中兵力攻打滁州。作为统帅的朱元璋,可以说焦头烂额,甚至连给儿子朱棣起名字的心情都没有,直到七年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才腾出时间给他取了个朱棣的名字,究竟有何意义,或许只有朱元璋本人知道。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幼年吃苦的朱元璋,深知吃苦的滋味,发誓不会让子孙像他以前一样,一定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他把所有儿子都封为藩王,拥有自己的封地和权力,看似爱子心切,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在无意间埋下巨大隐患,从而引发了日后的靖难之役。

历史上不止一次事件证明,皇帝与藩王之间,很难和平相处,皇帝担心藩王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藩王害怕皇帝找自己的麻烦,若想找到一个平衡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公元1398年,二十一岁的朱允炆登基,史称"建文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在黄子澄、齐泰等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对叔叔们动手。

建文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夺走藩王手里的兵权,这样睡觉才能更踏实。只可惜,建文帝还是太年轻,而黄子澄和齐泰只是一介书生,能力并不是太突出。出发点很好,但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燕王朱棣本来就有怨言,如今看到侄子对他动手,气不打一处来,愤然起兵造反。

无论在哪个朝代,造反都是九死一生,成功的几率极为渺茫,况且当时朱棣手里仅有几万士兵,而朝廷多大百万军队,高低立判。古人云:事在人为!朱棣非常理智,清楚地明白一件事情,如果不拉人入伙,结局必然失败。思考片刻,朱棣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宁王朱权。藩王那么多,为何朱棣非要选择朱权呢?

不得不说,朱棣眼光非常毒辣,之所以拉朱权上船,不是朱权跟孙悟空一样有三头六臂,而是他拥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或许你对朱权不了解,此人名气虽然不太大,但他谋略过人,史书称赞道:"燕王善战,宁王(朱权)善谋。"

朱权跟四哥朱棣不同,他从没想过要造反,即使当个无权的王爷也认了,毕竟造反危险性极大,一旦失败,只有死路一条,哪怕他是王爷也没有活路。但是,老谋深算的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还是被朱棣轻松搞定,并跟着他一起谋反呢?

原来,宁王朱权的封地在宁国,即如今的内蒙古宁城,由于北元残部尚未消灭,朱权肩负的责任很大,手下士兵的数量自然就很多,史书记载:"宁王甲兵八万,战车六千。"在这八万士兵之中,由蒙古骑兵组成的朵颜三卫最为骁勇,朱棣一直惦记着朵颜三卫。

靖难之役开始后,朱棣亲自来到宁国,向弟弟朱权诉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说自己实属无奈,希望弟弟理解,并给予支持。宁王朱权表面上表示同情,心里却看透一切,作为亲兄弟,他邀请哥哥朱棣入城把酒言欢,但有一个条件,只能他一人入城,可见朱权确实很聪明,始终提防着朱棣。

接下来的时间,朱棣并没有闲着,瞅准机会,以重金收买了朵颜三卫的首领,而朱权却被蒙在鼓里。几天后,朱棣向弟弟辞行,朱权很够意思,亲自到城外为哥哥送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权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哥哥朱棣居然早就在城外埋伏好士兵。很明显,朱权被哥哥朱棣绑票了,加上朵颜三卫的首领早被收买,宁王朱权彻底被拉上靖难之役的这艘船。

通过分析可知,善谋的朱权,之所以被朱棣算计,不是智商欠缺,而是念及兄弟情义,否则以他的谋略,朱棣几乎不可能算计到他。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