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刘邦曾被大嫂羞辱,称帝后赐侄子为侯,封号成千年笑料!

时间:2023-06-01 08:45:5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刘邦出身平民,懂得小人物之间的情谊,是一个知恩图报的皇帝。不论什么人,只要真心追随他,哪怕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刘邦也不会忘记他的功劳,《史记》有记载,刘邦对樊哙每次战功都一一记录。刘邦称帝后,大赏文臣武将,获得列侯者就有145人之多。让人奇怪的是,既然刘邦如此舍得,为什么没有封赏侄子刘信?

先说下刘邦的家庭情况,虽然是平民百姓,但是家境却很富裕。曾祖父刘清是魏国大夫,祖父刘荣是丰县县令,到了刘太公这一代,因为战乱关系,家世才开始衰落,但也不是普通百姓家庭能比拟的。刘太公兼顾农商,善于理财而且为人豁达,是地方上"父老"级别的人物。刘邦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大哥刘伯和二哥刘仲从刘太公手中得到了一部分田宅,分了家。

刘邦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后来立志成为游侠,跻身成上流社会的人物,因此辍学回家当"混混"。久而久之,身边就跟随了一批小混混,比如卢绾、樊哙。表面上来看,刘邦的日子过得很潇洒,可实际上并不宽裕。他没有分家,不能从刘太公那里得到财产;他也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更关键的是,作为本地人,他不能在乡里乡亲面前太放肆,不能抢也不能夺。

那该怎么办?刘邦只得到大哥刘伯家蹭饭,其实加一个人倒没关系,反正刘伯的生活还算富裕。让人郁闷的是,刘邦经常带着一帮"混混"来吃饭,《史记》有记载,"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这种事一两次无所谓,可是次数多了,别人也扛不住。刘伯作为大哥不便言语,只是闷声不说话,大嫂却受不了,几次脸色都不好看。

有一次,刘邦和他的追随者又来蹭饭,大嫂在厨房用勺子刮锅底,声音弄得咔咔响。很明显,暗示今天的饭吃完了,刘邦不得不离开,《史记》有记载,"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以后每一次,刘邦总是"晚点",过来时饭已经吃完。刘邦心里生疑,有一次便亲自跑到厨房,才发现锅里还有羹汤。

人毕竟是有尊严的,这件事之后,刘邦再也没到大嫂家蹭饭。不久之后,大哥因病去世,刘邦和大嫂家的感情更加淡了,但是私怨却一直埋在心里。汉朝初立,刘邦大封亲属功臣,唯独遗漏大哥的儿子刘信。《史记》有记载,"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刘太公不想这件事闹得太僵,让别人看笑话,矛盾再深,毕竟是一家人。

既然父亲都出面了,刘邦也不再坚持,可也不想就这样轻易放下仇怨,于是赐封侄子刘信为"羹颉侯"。这个封号颇有讽刺意味,羹意为"饭",颉意为"刮",羹颉侯就是刮锅底的侯。这样的封号让刘信很没面子,可是皇命不敢不从,因此,他就成为后世的笑料。

参考文献:《史记》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