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讯息:古代的君侯之区别,“君”是泛指称号,“侯”是爵位等级中的一种

时间:2023-05-30 08:53:5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从夏朝开始实施分封制,只要有封地的人,都称君。一般是以封地名后加增加一个"君"字,以示尊贵,"君"就是指所管辖之封地里最高的领导者。

按史书记载,在周朝以前确立了"公、侯、伯、子、男"共五等爵位,称之为诸侯外上五爵。而诸侯以下又设立了"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共五等爵位,称之为下五爵。因为古时候官员是没有工资的,所以只给封地,自己发动奴隶种地。


【资料图】

按礼制规定,天子的禄田千里见方;公、侯的禄田百里见方;伯的禄田七十里见方,子、男的禄田五十里见方;不足五十里见方的小诸侯,不朝会于天子,而隶属于较大的诸侯,叫做附庸。秦国的先祖非子,就是因养马有功成为周孝王附庸的。

天子之下有三公九卿,其中三公的禄田数量,是按照公、侯爵位的标准赐封;其中九卿的禄田数量,是按照伯爵的标准赐封;三公九卿以下之大夫与士,其中大夫的禄田数量是按子、男爵位的标准赐封;其中士的禄田是按附庸的标准赐封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爵位的大诸侯里又划分为小诸侯,都是发动奴隶种地,自己坐享其成,爵位高的土地多,收益更多,享受更好。但

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制定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废弃了周朝的上、下各五等爵位制,分别为:

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而商鞅原名是公孙鞅,因出生在卫国,也叫卫鞅。他在秦国最高的职务军功爵位之十六级大良造,连个侯爵都没混上。但被秦孝公赐封于商地,所以号称商君。古代有按封地为氏的传统,所以公孙鞅又称之为商鞅。

电视剧《大秦赋》里,嬴傒的爵位是第十八级驷车庶长。他的爵位比第十九级的关内侯低,但比第十七级的大良造商鞅的爵位要高,因赐封于渭阳,所以人们称其为渭阳君。"君"的称号并非官方赐予,而是约定俗成,也并不一定以封地为号。

历史上被封为武安君的有四位,分别是白起、李牧、苏秦。据《史记正义》记载,白起因"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但这个说法并不严谨。按史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最高爵位是大良造,迁徙为武安君。

李牧、苏秦都是在赵国被赐封为武安君,而白起是被从其他地方迁徙为武安君。因此,武安封地原应该是属于赵国位于邯郸的一个地方,可能是今天的武安县。苏秦、白起、李牧曾经拥用,所以称为武安君,但史书并没详细的记载其食邑大小。

穰侯魏冉是宣太后芈八子的异父弟,是以武力扶持秦昭襄王上位、手握军权的人物。宣太后还有一个同父弟叫芈戎,也就是华阳君,华阳君可能没有爵位,所以称君。魏冉是有爵位在身的,而封地在穰,所被赐封为穰侯,正儿八经的爵位称呼。

秦法规定无军功不得封爵,但没有规定不可赐封地。按史书记载,吕不韦有恩于秦庄襄王,被封为相,率军灭了东周公以后,被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雒阳十万户。秦庄襄王死后,嬴政年幼不能主政,由赵太后监国,吕不韦主政,称其为仲父。

商君卫鞅、穰侯魏冉、文信侯嫪毐、武安君白起,其实都是有封地,其中商

而魏冉被封于穰地、吕不韦被封于太雒阳,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侯爵,所以称魏冉为穰侯、吕不韦为文信侯,其实称呼其为穰君、文信君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君"与"侯"的区别是,"君"是约定俗成和称号,"侯"是指爵位,都是有封地的。

"公、侯、伯、子、男"共五等爵位,爵位代表职务等级,公爵比侯爵大,但也可以称号为"君"。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