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朱元璋8次北伐,朱棣5次北征,为何明朝还发生“土木堡之变”

时间:2023-05-28 08:47:2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朱元璋灭元主要进行8次北伐,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了打击,蒙古基本已经臣服于明朝。靖难之役后,朱棣把侄子赶跑,他当皇帝后,又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了5次北征,可以说,只要蒙古部落有露头的势力,已经全部打掉了。但朱棣最后一次北征过去了20多年,1449年时,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蒙古的瓦剌部落居然打败了明军,俘虏的亲征皇帝明英宗。瓦剌部甚至威胁到京城安全。难道朱棣北征不彻底,留下瓦剌部这个隐患?

趁机崛起元朝灭亡后,虽然北元势力被明朝彻底打垮,但蒙古有很多部落,没有了元朝后,一些部落就趁机作乱,当时朱棣北征的目的,就是打击那些实力不断强大的蒙古部落,重点是鞑靼部落。朱棣第一次北征的目标直指鞑靼汗阿鲁台,此次朱棣北伐很顺利,打败了阿鲁台,并迫使鞑靼部落投降明朝。朱棣也很大方,北征鞑靼后,他的怀柔手段也用上,直接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当朱棣打击鞑靼部落时,此时瓦剌部落刚刚崛起。朱棣当然不想看到一个强大部落崛起,因此朱棣发动第二次北伐,此次目标就是崛起的瓦剌。瓦剌当然不是明朝的对手,战败后立即逃亡,明朝并没有彻底追击,这就给了瓦剌再次崛起的机会。朱棣没想到他征伐瓦剌时,鞑靼的阿鲁台再次发生叛乱,他不仅不向明朝进贡,反而不断骚扰明朝边塞,朱棣决定再次征伐阿鲁台。但没想到阿鲁台也如瓦剌一样,没等朱棣的明军赶到就溜了。朱棣下令把阿鲁台大本营的物资全部烧毁,把他们的牲畜运回来。朱棣在返回的路又"搂草打兔子"收拾依附于鞑靼的兀良哈部落。

当朱棣率军第四次北伐时,瓦剌部落强大后,居然打败了鞑靼的阿鲁台。朱棣并未彻底征伐这两支部落。但阿鲁台一直是朱棣的心病,他决定第五次进行北伐,但明军并未找到阿鲁台下落,朱棣又把兀良哈痛打一顿,也算发泄了找不到阿鲁台郁闷。但朱棣在这次北伐途中不幸病逝。

朱棣五次北伐有得有失,但主要对象是鞑靼部落,因为鞑靼部落是蒙古诸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此支部落也属于蒙元势力中一支,而且此部落不好驯服。虽然北伐中也打了瓦剌,但并没有穷追猛打,因此导致瓦剌趁机崛起。俗话说:"摁下葫芦浮起瓢",无论瓦剌还是鞑靼,都是趁明军北征,而不断壮大势力。崛起后瓦剌开始拓展势力,于是瓦剌进攻鞑靼,最后打败鞑靼部落,杀死了阿鲁台,成为当时蒙古中一直强大的势力。不过朱棣已经看不到了。

意想不到瓦剌崛起后,刚开始并未对明朝形成威胁,因为瓦剌主要在蒙古部落中争斗,此部落与明军实力没法比。瓦剌为了生存,还向明朝称过臣。后来瓦剌势力拓展后,就拥戴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大汗。瓦剌部落虽然有了大汗,但实权却由太师也先掌控。因为瓦剌在蒙古不断壮大实力时,也先的父亲脱欢是功臣。此时瓦剌内部统治实际上有两个首领。这种局面,瓦剌与也先都想明朝的"份赐"。明朝很不高兴,于是就停止向也先发放赏赐。此后也先对明朝就耿耿于怀,并不不断率军骚扰明朝边境。

明英宗当皇帝不久,决定效仿一下前辈朱棣,教训一下蒙古部落,于是他决定亲征也先,以此灭灭也先的锐气。但明英宗根本没打过仗,连战场上状态都不懂。明英宗信赖的太监王振也没有打仗经验。败局已经很明显了。从史料记载看,明英宗准备打也先时,也先的人马并不多,居然以少的兵力把强大的明军包围起来。王振不懂战术,竟然带着明英宗撤离到土木堡高地上。这种无知的打仗,与三国的马谡差不多。

明英宗躲避的土木堡,并不是好的位置。也先对明军进行断粮、断水,最后明军无力抵抗也先蒙古军。最终战败而造成"土木堡"之变。改变历史明英宗被俘的来太巧,因为明军实力很强大,也先的军队人数少。两军还没有大规模战斗时,明英宗居然被俘了,这就造成了明军大乱。也先还不满足,居然率领瓦剌军向北京进攻。明朝大臣于谦率领导军民死守。而此时明朝各大勤王的军队正在路上。可以说,以瓦剌的实力,明军打他们轻松。但也先抓住空档扩大了战果。

明英宗战略是对的,虽然他不懂军事,但皇帝亲征需要有个懂军事的将领带队才行。坏就坏在太监王振身上,明英宗让不懂军事的王振,指挥了一场必败的战斗,才造成突然被俘的情况。后来明朝采取分化策略,主动与脱脱不花来往,才阻止也先的进攻。

明英宗虽然创造了两次当皇帝的历史,也被瓦剌俘虏过。但这一事件改变了明朝历史,如果明英军不发动北征,或许历史是另一个模样;如果明英宗被杀,明朝历史也会改写。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