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通讯!晚清宰相被判死刑 行刑前自信会免死 还让儿子回家打包行李出远门

时间:2023-05-26 17:02:4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简单说明一下在这里"宰相"一词的含义。我们知道,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案的契机,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了宰相一职。撤销宰相后,明朝设立内阁。到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权力极大,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也不设立宰相职位,同时提高了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大学士从尚书中选拔,为一品大员,因此尚书入内阁,有"入阁拜相"的说法。比如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但习惯上也可以称其为"李相国"。


(资料图片)

所以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宰相",也是晚清的一位内阁大学士--柏葰。

柏葰人生中最大起大落的一年,是在咸丰八年(1858年)。据《清史稿》柏葰本传的记载,这一年里,柏葰经历了两件大事:

由于柏葰之前已经是协办大学士,如今拜文渊阁大学士,由从一品升为正一品官员,是件大喜事。但柏葰在人生巅峰上待了没多久,就乐极生悲,遭受牢狱之灾。而入狱的原因,正是因为柏葰之前作为主考官监考顺天乡试,牵出的一场大案--戊午科场案。

清朝的科举制度非常严格,但自嘉庆道光朝后,吏治越来越差,科考场上徇私舞弊的歪风邪气盛行。而在这一场顺天乡试中,舞弊现象尤其严重。

其中有一个考生叫做平龄,是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考试期间,明明有人看见他在外面唱京剧,但考试发榜后,平龄却高中第七名举人。有御史向朝廷举报这场考试中的舞弊现象,

在彻查之下,发现是乡试的副主考官朱凤标和程庭桂有收受贿赂情事。而柏葰的家人靳祥,也通过为考生调换试卷,从中获利。

柏葰虽然没有直接受贿,但这场贪污舞弊大案,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作为主考官,也应承担相应责任。所以也被下狱论罪,而刑部审理的结果,是将以柏葰为首的受贿人员按斩立决论处。

对柏葰判处斩立决之刑,是按照《大清律例》所载的刑律论处的。但柏葰作为内阁大学士,朝廷正一品大官,根据"议贵"的原则,皇帝一般会对其网开一面,免去死刑。就连柏葰自己,都觉得咸丰不可能真的对大臣动刀。

清人杂记《奴才小史》记载,柏葰在临刑前,还非常自信地对儿子说:

柏葰之所以叫儿子准备长途应用之物,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份尊贵,加上也没有直接贪污,在刽子手行刑之前,皇上必有刀下留人的圣旨送来,改为流放。

但是,咸丰却一反常规,执意要杀柏葰。所以柏葰再也没有等到他想要的免死金牌,最终只能引颈就戮,成为了清朝立国以来极少数被杀的一品大官。

为什么在大家都认为柏葰罪不至死的情况下,咸丰却执意杀之呢?

实际上,对于如何处理柏葰一事,咸丰是一度陷入矛盾的。一方面,咸丰十分痛恨官场上腐败的风气,想借此机会震慑那批贪赃枉法的官员。但另一方面,柏葰是两朝重臣,素来持正,深得满朝文武敬重,咸丰也想对其从轻发落。但最终是咸丰最信任的大臣肃顺开口,说

对肃顺坚持杀柏葰一事,有人说他滥杀,有人说他想夺权。但不管肃顺的出发点如何,这件大案的落幕,确实起到了改良官场风气的作用。《清史稿》对此评价道:

"自道光以来,科场请讬,习为故常,寒门才士,为之抑遏。柏葰立朝正直,且所不免,其罹大辟也,出於肃顺等之构陷。然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弊窦复滋,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实文宗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