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简讯:元末第一悍将,身中百余箭,仍横冲直撞,连朱元璋都称其为神人

时间:2023-05-26 16:54:5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元朝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时猛将如云。如徐达、李文忠、常遇春、冯胜、朱文正等等,其中最为强悍的非张定边莫属了。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他,那是因为他跟错了主子。

张定边(1318至1417),沔阳人,元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之一。张定边原籍湖北沔阳州湖弦口,身材魁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他视关羽为偶像,为人重情重义。这,也就注定了他的一生和陈友谅捆绑在了一起。

张定边跟随陈友谅起事,定武昌,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居功至伟。可惜,随着事业做大,陈友谅越来越狂妄,越来越听不进不同意见。公元1360年,陈友谅约张士诚联手攻取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派陈友谅的旧交康茂才前往诈降,引诱陈友谅孤军深入。张定边曾力阻其行,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其言,致遭江东桥之惨败。石灰山战败,结果,两万多人被杀,七千多人被俘。陈友谅本人在张定边的拼死救护下,仅以身免,逃回武昌。

失败后的陈友谅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还想过把皇帝瘾,并以五通庙作行宫,张定边哭谏不纳,武汉为九省之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新败之余,不应急进动师,张定边再三劝谅,首在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出击。陈友谅不纳忠言,我行我素,令制作大舰,扩充水师,集结举国之兵,号称六十万,且载文武百官,作孤注一掷。斯时定边审时度势,建议一支兵直捣南京,另一支兵围南昌,可使朱元璋尾首不能兼顾。确实陈友谅不纳忠言,空后防而深入南昌,南昌守将为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一面约日伪降,一面派使臣赴南京求援,留一支军佯攻南昌;而陈友谅不吸取江东桥惨败之教训,而坚信朱文正的降城之约,实为缓兵之计,围八十五日不下,坐待敌之二十万援兵从容集结,兵临城下,再图施展,已不可能。于是撤围而入鄱阳湖,张定边于百万军中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舰,不管不顾,指挥军士,全速杀向朱元璋。连斩朱元璋三员大将,但最终被常遇春用箭射伤,不得不退出,最后朱元璋占据先机,陈友谅头颅中流矢而身亡,张定边且退且战,身被百余矢,突重围而去。目睹着张定边座船的离去,惊魂未定的朱元璋不禁叹道:"张氏真乃战神也!"

张定边冒死在黑夜中驾着小船,载着陈友谅的尸体,护卫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并且立陈理为帝。朱元璋乘胜调军围困武昌,陈理的元帅张必先被擒,而张定边坚守两月有余,后陈理气沮,献城出降。张定边不愿为降将,到泉南灵源山当了和尚。连一向阴狠毒辣的朱元璋都没有对他下毒手。

很遗憾的是,后世的史书中对这位牛人的记载实在太少,没办法,历史是老朱家写的,而张定边的传奇事迹又实在太过招摇。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