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二战时日军顿顿有肉吃,那么肉从哪里来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时间:2023-05-18 11:46:4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透过历史的瞳孔可以看到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同时也蕴含着哲理,让我们一起推开历史的大门,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资料图】

我国部队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即“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伙食对于一个军队而言,和武器装备以及士兵作战素质同样重要。纵观古往今来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军粮供应都是打仗前必须要到位的关键因素。

在二战中也是如此,当年德国之所以快速攻陷大半个欧洲,和他们早期充足的备战不无关系。而伙食便属于备战的很大一块,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打仗,所以二战早期德军才能在欧洲所向披靡。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日军身上同样成立。为了侵略我国,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韬光养晦,下一局大棋。然而,我国却完全没有防范。所以,日军在突然发动侵华战争时,不管是武器还是军粮,都实现了完美的运输衔接。

因此,二战时的日军伙食比起德国而言,并不会差。尤其跟我国比起来,更是天壤之别。最直观的差距便是肉类,日军当时顿顿都能吃上肉,而抗战时期的中国,普通百姓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更别提我国军人了。

而那会我军基本上都在吃什么呢?

1天两顿饭不说,连精米精面这种主食都吃不到,基本上都是以野菜汤为主,连油水都没有。谷物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半脱壳的籼米,平均一个人只能分到8两左右。靠着如此伙食,我军竟坚持了14年,并最终将日军赶出了中国,可见我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决心。

其实,这也和日军当时的物资供应链阻断有关。1939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本就考验食品运输保鲜能力。再加上后来美国卷入,阻断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海上运输链,导致日本国内物资无法向中国战场运送。前线的日军物资不足,战斗力也大大折扣。

但即便出现供应受阻的情况,日军也从没有摒弃每顿都吃肉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物资供应出现问题,日军又如何保证顿顿能吃上肉的呢?

在抗战早期,日军的肉类供应都来自大洋彼岸的日本本土,自然吃肉不愁。而在抗战中后期,虽然供应链出现阻断,靠着对占领区中国百姓的掠夺,日军依然攫取了相当可观的鲜活农产品。可怜我国那些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养了多年的鸡鸭羊猪,就这样被抢走。

当时日军采取“三光政策”,对于那些拼命护住自家禽畜的我国百姓,自然是杀无赦。为了抢夺这些肉类,日军的手段之残忍歹毒,可谓令人发指,这也是为何现在的抗日剧,都不向国人演示日军扫荡村庄的原因。

当然,也有日军沦落到弹尽粮绝的一些特殊情况。譬如当时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面对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的围剿,日军的处境显然要比在我国战场恶劣得多。

然而,此时日军也依然没有放弃吃肉的传统,不过,他们自然是吃不上正儿八经的肉,只能将目光对准了人。

其实,当年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吃人肉的传闻不胜枚举。

据《骷髅的证词》这本书记载,1942年那会的菲律宾战场上,4名日军士兵未能坚守岗位,遭到日军一名上尉殴打。而这4名日军后来竟心生恨意,趁着晚上上尉睡着,直接将其杀害,并将尸体做成了烧烤。足以见得,日军当时有多么让人不寒而栗。

因此,日军虽然顿顿吃肉,却是建立在极其残忍的手段上的。这样的部队又怎能赢得战争?他们失败,早在伙食这块已成定局。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