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刘伯温父子之死:朱元璋与朱棣难逃干系! 当前热点

时间:2023-05-17 16:53:3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所谓朱元璋杀刘伯温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此事也是根据野史秘闻和正史推测而言,朱元璋有杀刘伯温的理由,但没有杀刘伯温的证据。刘伯温次子刘璟也非朱棣所杀,但由于言论不当而被朱棣下狱,自缢于狱中。

刘基之死

"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刘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基的智慧正如民间流传的那样,料事如神也并不夸张,包括丞相的任用,朱元璋看中的三个人汪广洋、杨宪、胡惟庸皆被其言中。但也许朱元璋最忌惮的恰恰是刘基的智慧,而最烦的便是他直言不讳的做事风格。

刘基开国便担任御史中丞,官职不高,但掌监察大权,在其看来,宋、元两朝的政治过于宽纵以至亡国,所以刘基在明初一直致力于整肃纲纪,当朱元璋外出巡游时,他与李善长留守首都,并下令御史在检举弹劾时,不要有任何顾忌,凡犯有过错的官员,一律奏明监国太子朱标,严厉惩治。这其中的中书省都事李彬被治罪问斩一事,引起了李善长的不满,二人的矛盾就此爆发,也由此展开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官员一道排挤刘基。恰逢刘基"求雨"不成受到朱元璋责骂,又因妻子此时离开人世,刘基便灰溜溜的辞官回乡。

"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明史》

胡惟庸带去的御医为刘基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煎服后便觉得腹中如石块挤压一般,十分痛苦。到二月中旬时,刘基还抱病觐见朱元璋,委婉的告诉朱元璋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后自己的不适症状。但朱元璋的态度并不在意,只是叮嘱刘基宽心养病。时至三月下旬,刘伯温自京师动身返乡,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按照涂节的告发,是胡惟庸令御医下毒害死刘基的,但这件事是胡惟庸自己的行为还是朱元璋的暗示呢?毕竟涂节作为首告应当减罪,但最终还是被灭口,这是否又是朱元璋不愿意落人口实的另一个举动呢?

刘璟之死

刘璟是刘基次子,按照《明史》记载,"弱冠通诸经"的刘璟也证明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刘基死后,刘璟依旧效力于明朝廷,还因剿賊谋略被朱元璋夸赞为"璟真伯温儿矣"。朱棣也曾与刘璟下过棋,刘璟寸子不让,朱棣也知其才。

当朱棣令人将刘璟逮捕至身边时,刘璟依旧以殿下称呼朱棣,并言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句话是刺进了朱棣的心中。朱棣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的发动"靖难",当时正是笼络人心的时候,刘璟若是一直称病,朱棣想必也没办法,不至于逼迫太急。但篡逆之言出于口就是挑战朱棣的极限了,这个就跟方孝孺是一个性质的问题,你若只认前君,那就是诚心与我过不去,好在是刘璟只是被下狱,是其自己自缢而死,当朝堂有言连坐其族时,朱棣以刘伯温对于大明的功劳为由拒绝了。

刘伯温一生为人正气,加上过人的智慧,留下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美名,其子刘璟也继承了父亲刚正不阿的秉性,虽然均死的可惜,但都在后世得到追封和褒美,也算是历史对于正义之人的回馈!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