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占据天时地利,为何败给邓艾的疲惫之师?-速读

时间:2023-05-11 21:01: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三国末期,魏国分三路大军伐蜀,最后钟会、诸葛绪大军被阻挡在剑阁之外,而邓艾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腹地,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刘禅原本派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前往御敌,结果却被邓艾击败,刘禅被迫投降,蜀汉戏剧性地快速灭亡。很明显刘禅是看到诸葛瞻兵败身死才选择了投降,那么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御林军,为啥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呢?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邓艾手下并非疲惫之师

邓艾手下的这支军队,原本是准备去和姜维的蜀汉精锐作战的,只不过姜维跑得太快,邓艾没有追上,从这里可以看到,邓艾的这支军队,是擅长野战的精锐,并非一般的军队。而在经过阴平之后,身体素质差,战斗力不行的军人基本都被淘汰掉了。能持续翻山越岭进入蜀汉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都是经过大自然的挑选,成功脱颖而出的人。所以说这一批人,最多是疲惫了一点,只要稍加修整,马上就可以焕发活力。

刚进入蜀汉时,邓艾的军队确实是疲惫之师,然而夺下周边城池后,他们给养得到补充,吃好喝好睡一大觉,战斗力迅速恢复,他们又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而且他们好不容易进入蜀汉腹地,在邓艾的指挥激励下,战斗欲望爆棚,战斗力和以往相比只增不减。

而反观诸葛瞻率领的这支军队呢,情况就没有魏军这么好了。蜀军精锐,大部分都被姜维带走了,此时正在剑阁阻挡钟会。其他一部分精锐在各地驻防,所以刘禅能派给诸葛瞻的军队不多,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加御林军。老弱病残战斗力肯定不行,而御林军是防卫部队,不适合野战,所以他们的实力其实和魏军相差比较多,战斗力并不在一个档次上。

二、军队人数对比

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比较清楚。当时的蜀汉,大部分军队都在姜维手中,刘禅能拿得出的军队并不多,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御林军派给诸葛瞻了,据统计,但是诸葛瞻统帅的军队加起来也是不足一万的,而邓艾大军有两万,所以从兵力上来看,诸葛瞻也是处于下风的。

三、蜀军误判形势

说起轻敌,其实不仅是主帅诸葛瞻的责任,在整个蜀汉,针对这一次的作战,上至皇帝,下至一线指挥,都没有特别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主要是当时蜀汉对战场情况出现了误判。

姜维虽然对此对外发动战争,但是蜀汉内部其实是承平已久,精通战争的老人基本都已经去世,剩下的人不是混日子,就是对作战一窍不通,其实这也是蜀汉人才缺乏的表现。而缺乏精通战事的人才坐镇中央,当面对魏军的突然来袭,他们就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当时蜀汉众人是知晓姜维把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之外的,所以邓艾大军突然出现,引起了众人的恐慌。但姜维战败的消息并没有传来,所以说大家认为邓艾这是一支偏师,并非主力部队。

既然是偏师,就注定魏军人数不会特别多,于是刘禅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急忙命诸葛瞻率领御林军前去御敌。要是他知道邓艾的这支偏师有两万人,他再儍也不会让诸葛瞻率领这么点人就前去阻挡吧。

刘禅是这种想法,诸葛瞻也是这种想法!诸葛瞻认为邓艾是一支偏师,人数不多,所以他率军直奔战场时,竟然没有选择占领险要关隘,抵挡魏军,而是直接和魏军打阵地战。结果一战打下来,他就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劲,魏军是远远的多于蜀军,蜀军完全就抵挡不住,最终失败撤退。

可以说,正是蜀汉众人对形势的误判,认为魏军不多,产生了轻敌的想法,没有据险以守,所以被邓艾给击败了。不过知晓魏军的大致情况后,诸葛瞻完全可以据城力守,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呢?其实这就要说到诸葛瞻的能力了。

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八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去世了,所以诸葛亮对他指导不多。而蜀地众人感念诸葛亮的功绩,对诸葛瞻是非常的好,他年纪轻轻未立大功就获得了很高的权位,但也正是因为他太过于一帆风顺了,缺乏磨炼,所以在被邓艾击败后,他还是没能正确的认清楚形势。他不仅没有选择坚守待援,反而是受不了邓艾的激将法,直接出城和邓艾做最后一搏,兵败身死。

事实上,此时对于诸葛瞻来说,最佳选择就是耗,不要急于和邓艾决战。魏军远道而来,急于速战,又没有充足的攻城器械,诸葛瞻完全可以守住绵竹。可惜的是,诸葛瞻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一步又一步的错过正确选择,最终身死,葬送了成都平原最后一支可战之兵。

结语

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御林军,打不过邓艾远道而来的魏军,其实主要是因为两军的战斗力、数量完全是不对等的,而且邓艾的军事能力也远在诸葛瞻之上。当时的蜀汉,面对邓艾的突然袭击,都以为是偏师偷袭,没有多少兵力,哪知道会有2万魏军这么多,而蜀军在准备不足之下,不据险以守,反而选择去和魏军打阵地战,结果被魏军击败,全军覆没。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