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三国名将赵云死后,葬在哪里

时间:2023-05-10 12:47:3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说到三国名将赵云的前半生,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三国演义》当中,赵云曾有过"单骑救主"、"智取桂阳"、"截江夺阿斗"、"空营计"等种种精彩表现。这些故事情节尽管是小说作者的描述,但在历史上都能找到根据。不过,说到赵云的后半生,估计大家就不那么熟悉了。

在小说当中,赵云曾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于凤鸣山力斩五将,之后又在诸葛亮失败后力保不失,整建制退出战场,获得诸葛亮的高度赞赏。不过,小说中的这两个情节有真有假。


【资料图】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对赵云有个特殊的安排。赵云奉命经斜谷道出兵,并公开宣称将进攻斜谷南侧的箕谷。诸葛亮此举的目的非常明确,企图引诱曹真上当,将主力部署在箕谷一带对付赵云,自己则亲率大军主力经祁山出兵进攻曹魏的陇右地区。

诸葛亮的这一策略在战争开始阶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明真相的曹真果然用主力来对付赵云,陇右地区兵力空虚,造成了战事打响后曹魏的处处被动。最终,魏明帝曹睿不得不命大将张郃从中原地区率部赶往陇右地区增援。从战局的这一发展来看,诸葛亮的策略显然是成功的。

不过,此时赵云面对的局势却非常艰巨。既要凭借自己的少量兵力牵制住曹真主力,不让其赶往陇右地区增援,又要力保在强弱悬殊的减少损失。在此期间,赵云与曹真主力有过多次较量。但其间并未出现过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力斩五将的壮举,稳扎稳打,避免与曹真进行战略决战才是赵云采取的最为稳妥的方案。

不过,就在赵云苦苦支撑之际,祁山战场却传来不利消息: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溃,北伐大军面临被拦腰截断的危险。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下令全军撤回汉中。此时,远在斜谷道的赵云成了一支孤军,随时都有被曹真主力歼灭的危险。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称,面对曹真的疯狂进攻,赵云沉着冷静,亲自在后压阵,稳定了全军军心。全军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边打边退,终于平安回到了汉中。战后经过清点,赵云所部没有出现重大伤亡,连所有的军需物资都悉数带回了汉中。诸葛亮亲自来到赵云军中视察,也不禁大为感叹。这便是赵云参与"一出祁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此战过后,赵云又有何事迹呢?在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三国志?赵云传》称,在"一出祁山"一年后,赵云便因病去世。后主刘禅得知赵云病逝的消息后,非常悲伤,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至于赵云被安葬在何处,史料中并没有提到,而小说《三国演义》中则称:"(刘禅)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那么,历史上赵云的安葬之处究竟在哪儿呢?是不是小说所言的锦屏山呢?这一点也引起了后世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明代学者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载:"大邑之静惠山,有(赵)云墓。"清代嘉庆年间的《邛州志》称:"蜀汉顺平侯镇东将军赵子龙墓,在(大邑)县东一里银屏山下,其前东路道旁,竖有丰碑。"从这两个地方志的记载来看,赵云之墓的确与小说的描述一致,是在大邑城东的银屏山下。

那么,这些明清地方志中提到的大邑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呢?非常幸运的是,此地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地名却一直没有改变,还是叫大邑。它位于目前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该县城东有九座大小几乎相同的山峰,绵延二十多华里,当地人称之为"九寨连营"。由于这九座山峰形状宛如一张屏风,因此又被称为"锦屏山"。《蜀中名胜记》中提到的"静惠山",便是这九座山峰中最靠近大邑县城的一座,距离成都仅有五十多公里。

据明清地方志的记载,赵云跟随诸葛亮参与"一出祁山"战事之后,又被调到了大邑的静惠山,防御附近羌族的入侵。没过多久,赵云因病去世,后主刘禅下诏将赵云就地安葬。到了明清时期,赵云墓经过了多次的扩建和维修。明国初年,当地乡绅刘成勋、刘湘、刘文辉等人又再度出资进行了修缮,并新建了一些殿宇楼台。只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赵云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幸好在近几十年间当地的文物部门对赵云墓进行了抢修,使得赵云墓面貌一新。

据资料介绍,如今的赵云墓墓碑高2.5米,宽1米,上面刻有"汉顺平侯赵云墓"这七个篆体大字。墓前建有一座子龙庙,除了有因山阁、荷花池、贴荷亭、小沧州、正殿、左右配殿等建筑之外,还新建了一座六角亭。据说当地正在对赵云周边进行系统规划,力争让赵云墓旧貌换新颜,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座标志性景点。

参考书籍:《三国志》、《蜀中名胜记》、《邛州志》、《三国演义》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