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观察:揭秘大明王朝崇祯帝朱由检为何亡国

时间:2023-05-07 11:55:2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而且都是些权重大臣。这其中就包括总督袁崇焕。

几乎有能力的大臣都不能幸免,证明其昏君特质,这正是明亡的根本原因。可能有人要奇怪,为何历史上对这昏君格外好评?要知道明史是清人编的,崇祯的昏庸才导致明亡清兴,对清是重大利好。所以当然要感谢他好评他。

崇祯虽然性格犹豫,但唯独在斩杀大臣这件事上,他表现的极为果断,丝毫不顾及朝臣、将士、百姓的眼光。下面列举一下他斩杀的部分大臣。很多都是忠勇之士。


(资料图片)

杨镐,兵部侍郎,崇祯二年1629年因萨尔浒战败被杀。

刘策,蓟辽都御史,崇祯三年1630年因辽东战事失利被杀。

袁崇焕,督师,辽东巡抚,崇祯三年1630年被杀。

孙元化,巡抚都御史,崇祯五年1632年因辽东战事失利被杀。

杨一鹏,漕运总督,崇祯七年1634年因农民军破凤阳被杀。

熊文灿,兵部尚书,1640年因招降张献忠失败被杀。

郑崇俭,三边总督,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剿农民军不力被杀。

薛国观,内阁首辅,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贪污被杀。此人被杀倒不冤。

陈新甲,兵部尚书,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泄露崇祯与满清议和的消息被杀。

周延儒,内阁首辅,崇祯十六年1643年因贪污、谎报军情被杀。确实也该杀。

明朝疆域

杨镐就不说了,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他难辞其咎。

在这里说一下郑崇俭,张献忠反叛后,郑崇俭率军平叛,大败张献忠,将其赶到了偏远地区,可以说完全遏制住了张献忠的叛乱,后因年事已高,离开了战斗的第一线。

但他留下了部将继续平叛。后来张献忠逐渐壮大,攻破了襄阳,崇祯却怪罪郑崇俭,很快就将郑崇俭斩首。

郑崇俭的罪过只在于没有彻底肃清张献忠,而且准确的说,张献忠后来的壮大是继任者的责任,与郑崇俭的责任已经不大了,即使有罪但也罪不至死。

崇祯这样杀害能战的武将,而且还是一名老将,真实寒了将士的心。

明朝后期形势

至于陈新甲就更冤了,明明是奉崇祯密旨与满清议和,结果消息泄露,崇祯直接将其杀掉,有陈新甲的例子在这摆着,结果再也没有人敢言议和了。

至于南迁,正是因为群臣看到了崇祯的反复无常不负责任,更是没有一个大臣敢同意,因为一旦南迁后,发生了任何变故,比如山海关失守、北京陷落,那崇祯肯定第一个拿同意南迁的大臣开刀、祭祖。

崇祯这么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领导,也是旷古罕见。身为一国之君,却不敢承担任何责任,国家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崇祯所杀的人中,很少有戴罪立功的,只要战败,就会被杀。但这些人中,有的人被杀一点都不冤枉,比如薛国观、周廷儒。

崇祯杀这些大臣的后果就是,朝臣再不肯向崇祯纳一句忠言,武将作战失利,十有八九宁可投降也不会拼死突围。

可怜的崇祯,在临死之前竟然还说群臣负我,可是你何曾想过,群臣为何负你,还不是因为你负群臣在先吗,最终导致走向灭亡。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