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快讯:曾国藩的弟弟战死沙场,为家族赢得荣誉,却有未解之谜!

时间:2023-05-06 18:58:1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857年2月,曾国藩在湘军大营痛哭流涕,并非打了败仗,而是父亲曾麟书病逝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此时,在军中效力的曾氏兄弟全部赶回湘乡。按照规矩,他们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这时候太平军闹得再厉害,他们也无能为力了。

曾国藩这么安排,用意很深的。曾国华并不如哥哥那么自律,虽然天资不低,但沉溺于女色,耽误了学业,一直在科举的道路上摸不到门。李续宾是湘军初期的大将,有勇有谋,他"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因此将曾国华放在他的队伍中学习,是能大有长进的。

更为重要的是,曾国华与李续宾意气相投,还结为了儿女亲家,彼此之间会有照应。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曾国藩的这个决定,直接将弟弟送上了不归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起先,李续宾在九江围困太平军一年半,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但湘军终于夺下了这座重要的战略要地。李续宾也被授予巡抚衔,本来已经回师武汉,整军备战。陈玉成却攻克了庐州,进一步威胁到清军的江北大营。

湖广总督宫文则命令李续宾增援安徽,李续宾也非常争气,带着七千湘军精锐,一路太湖、潜山、桐城、舒城,抵达庐州城外的三河镇。

此时到底是谁做出的决策,已经莫衷一是了。有的说是李续宾贪功冒进,有的说是曾国华提议不做休整,顺势拿下三河镇,直取庐州。只有掌控了庐州,居中调度,才能游刃有余。

不管是谁的主张,却导致了湘军的大败。本来7000湘军可以横扫三河镇的。但一路奔袭而来,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们遇到了太平军的顽强抵抗,损失三千人才攻下九个堡垒。更为要命的是,太平军的陈玉成、李秀成率领援军赶到,人数有十万之众。

这场战斗的细节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寡不敌众,李续宾战死沙场。也就在此同时,曾国华的弟弟也以身殉国。史载:"力战,死之","骸未收"。

三河镇之战,对于湘军来说打击非常大,湖南湘乡"处处招魂,家家怨别"。湖北巡抚胡林翼因为守孝也未能援助,抱憾终身,他曾经说:

三河败溃之后,元气尽丧,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

消息传来,曾国藩几乎昏厥过去,他素来待兄弟如同手足,此次骨肉分离,心中万分悲痛。稍稍让他安慰的是,曾国华毕竟是战死疆场,也算是成为了忠臣孝子。清廷更是对曾国华优加抚恤,特追赠为道员。咸丰帝还专门为曾家亲书匾额,上书"一门忠义"四个大字。

不过,一直有种说法,那就是在三河镇之战后不久,朝廷对曾国华已经盖棺定论之后,他又奇迹般回来了。但是,因为曾国藩已经给朝廷上表,此时再澄清,怕有欺君之罪,也让朝廷的脸面无光。因此,曾氏兄弟决定,曾国华隐居在庐山黄叶观,成为一名道士,永远在人世间销声匿迹。

这种说法非常有市场的原因在于,当三河镇之战结束后,当场并没有找到曾国华的尸骸,他的死是推论的。后来,隔了三个月后,曾国藩的满弟曾国葆亲赴三河镇,这才弄回一具无头尸体,用棺木送回大营。

曾国华的战死,对于曾氏家族的打击很大。就是因为他的死,满弟曾国葆悲愤异常,才投笔从戎。他坚决贯彻了"包围天京"的战略,几乎已经困死了太平军,只是因病死,才让其兄曾国荃完成了对太平天国的最后一击。

参考资料:《清史列传》、《曾国藩传》、《曾国藩家书》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