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今日热门!伊阙之战——战国战场杀人最多的一仗

时间:2023-04-19 08:45:3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白起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郿县人,其实不论他的家族是否显赫,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因为根据商鞅新法,就算是贵族公子,没有军功也照样没有地位。只要能力够,即使出身寒门,上升的通道随时打开。在良好的制度下,白起这样的人才是不可能被埋没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起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昭王十三年,当时向寿奉命率军进攻韩国的武始,武始被拿下来了,可是魏冉总是不满意,嫌这仗没打好,在这种情况下,他推荐当时已经是左庶长的白起顶替向寿,率军攻占韩国新城。

韩国受损严重,急忙派人到魏国求援,对于魏国来说,韩国是不可替代的盟友,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是明白的,所以魏王下令公孙喜率军前往增援,两国可以说是起倾国之力反击秦国,就连趋于没落的东周也派兵助阵。

第二年,白起升为左更,并率领秦国大军在伊阙与韩魏、东周军队激战。

此时韩军主帅是暴鸢,魏军主帅是公孙喜,这二位在此之前都是出过场的,那次是与齐军联合进攻已经被秦军打的满地找牙的楚军。

不管怎么样,这二位将军都算得上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在他们的手下集结了二十多万将士,与此相对应的秦军却只有十余万人。即使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联军依然屯兵伊阙,凭借险隘,选择了守势。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军东进的必经之路。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将大山中间疏通,用来通水。两山相对,从远处眺望,如同门阙,伊水从两山中间向北流过,所以被称为伊阙。

联军当中,真正能够挑大梁的还是韩魏两军,至于东周军队也就是来充数的,影响并不大。而韩魏两军主将各自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为了谁能当先锋的问题争了起来,不过他们可不是哭着喊着想当先锋,反倒是想让对方打头阵。

韩将暴鸢认为魏军兵力庞大,而且魏武卒也是久经战阵,出了名的,可以与精锐秦军抗衡,希望魏军能够打前锋。

可是魏将公孙喜可不这么认为,他之前打楚国的时候是跟韩军联合的,五国联军进攻秦国的时候,也跟韩军有过接触,他自认为对韩军还是有一些了解的。韩军虽然数量较少,战斗力也不强,但是武器装备精良,尤其是强弓硬弩、坚甲硬盾、青铜头盔和铁幕十分精良,而且联军采取守势,有了这些装备比较抗揍,经得起秦军冲锋。

再说了,秦军本来的目标是你们韩军,我们能大老远跑过来帮忙就不错了,还想让我们站在前面当替死鬼,做梦呢吧你!

白起站在伊阙的山坡上,眺望两军军营,发现韩军略居前,而魏军的位置则相对靠后一些,处于韩军的侧面,目光敏锐的白起察觉出这其中必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果然,间谍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两军主帅貌合神离,都不愿意率先与秦军交战,都希望对方先上去拼命,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看似并不起眼的情报却让白起欣喜若狂。

针对这种情况,白起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这也是秦军唯一的选择,无论联军战力怎么样,在人数上始终有二比一的优势。

就在两军主帅还在为谁当先锋的问题上争执的时候,白起则在联军正面布阵迷惑和牵制韩军,然后率精锐秦军迂回攻击后方的魏军。

战斗伊始,韩军面对的是秦军的疑兵,因为不知虚实,始终以为对面的就是秦军主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韩军上下严阵以待。

此时的魏将公孙喜心情还是不错地,从两军位置来看,他跟暴鸢的争论中应该是占了上风的,坐在后面看别人打仗就是好,而且他也相信秦军会从韩军正面进攻。

韩军的弟兄们,勇敢地冲杀吧,你们要是赢了,我们就跟你们一起追杀秦军,顺便捞点战利品。你们要是输了也不要紧,我们会替你们报仇的。

主将如此,士兵们就更松懈了。

白起率秦军主力绕过联军,直抵魏军后方,趁魏军毫无防备之际,突然发动猛攻,魏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损失惨重。

魏军危急之下只能在伊阙山狭隘地区布阵,仓促应战,阵型无法统一调度,全军被秦军分割,只好各自为战。公孙喜见情况不妙,急忙派人调集韩军前来增援,可是韩军以遭到秦军猛攻为由拒绝了。

白起屡立奇功,被封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但是白起也开了一个坏头,除白起以外,还有李牧、项燕两位武将被封为武安君,但是无一善终。

在长达三十七年的时间里,白起攻城略地,战功卓著。一生征战七十余次,无一败绩,甚至连平手都没有,全部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余万人,而白起一人就占据其中二分之一。白起死后,秦国的百姓纷纷自发祭祀,山东各国百姓纷纷走上街头饮酒庆祝。

司马迁对白起的评价是:"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凭借军功入选武庙十哲。

此时韩军并没有与秦军交战,但是慑于正面的秦军疑兵,一直未敢轻动,担心一旦撤兵回援,秦军趁势追杀,韩军恐怕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还有一点,说出来不太光彩。那就是开战前都想让对方当先锋,自己捡现成的。现在魏军首先受到攻击,这也是韩军希望看到的,等到秦军疲惫再冲上去效果更好。

魏武卒

暴鸢什么都料到了,只是没想到秦军攻势如此之凌厉,魏军战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公孙喜得到韩军的回应,知道大势已去,便率自己的卫士杀入敌阵,他身着的银白色的铠甲像是扔进黑色铁水中的一小片锡箔,转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公孙喜受到多处创伤,最后力不能支,被秦军俘虏。

韩军知道魏军被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在他们看来,魏军再不济也应该和秦军打个平手啊,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得韩军将士不信。

主帅暴鸢却控制不住军队的颓势,士兵们完全被秦军凶猛气势所震慑,恐惧的气氛在军队里弥漫,甚至只要一声尖叫就足以让整支军队崩溃。

这一声尖叫,韩军并没有等到。

已经解决了魏军的白起没有给秦军将士留下太多的休整时间,而是趁韩军军心不稳,侧翼暴露的情况下,从正面和侧面发起进攻,韩军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白起乘胜追杀,全歼韩军。

韩军主帅暴鸢因为个人功力深厚,逃跑技术了得,所幸逃过一劫。

伊阙之战秦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魏国大将公孙喜,后来处死,占领韩国五座城市,打开了秦军东进之路。

伊阙之战既是白起的成名战,也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开幕之战。而韩魏两国精锐尽失,难以作出像样的抵抗。此战作为战国时期战场杀人最多的战役,对交战各国,以及其他未参战的国家均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白起以敌军一半的数量大破敌军,充分证明了白起的军事能力,从此以后,白起一直作为秦军攻坚主力活跃在战场上。

在伊阙之战当中,天下那么多国家,就魏国多事,千里迢迢跑过来支援韩国,这种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着实让秦国人感动了一把。秦国人决定把韩国人身上的压力转移到魏国。

一年以后,白起凭借伊阙之战的巨大功劳晋升大良造,并率军进攻魏国,魏国还没有从伊阙的惨败缓过来呢,十余万大军仅仅一年的时间是造不出来的,加上白起给魏国人留下的心理阴影,攻魏之战十分顺利,一口气打下六十一座城市(攻魏,拔之,取城大小六十一)。

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魏王不是不懂,只是情势所迫,仅靠韩军是没有胜算的,自己不能坐视韩国灭亡,只能铤而走险,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