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焦点关注:司马懿曹魏“升职记”,从一代谋臣到军事统帅,细说他的升职智慧

时间:2023-04-13 14:47:0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司马懿,字仲达,他是曹魏政权的中流砥柱,他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他也是一代枭雄。三国争斗犹如职场升职,想要成就千秋霸业,要学会深谋远虑,也要学会笼络人心。正因为司马懿做到了这几点,他虽出生卑微,却在最后真正赢得了天下。他能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就是因为他深谙职场厚黑学,最后成为了三国最终赢家。这位曾经把诸葛亮气得跳脚的谋士,他在这一部三国职场升职记之中,到底有哪些优点,才让他真正的赢得了天下?


【资料图】

人生赢家,儒道影响

一路升级打怪,知识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他的知识结构归根究底就是儒家经典,因为家族的言传身教,使得他不得不去学习儒家经典;除此之外,司马家一直是将门之后,虽说他的祖父是一个常败将军,但是兵书必然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在那个独尊儒术的年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读到兵书,可是当司马懿还是一个孩童之时,这些看似与朝堂政治无关的课外书,他却能一次读个够。

汉末名士胡昭,对于司马懿的影响也格外深远。胡昭所研习的是道家哲学,同时他又是一个隐士,他所居住的地方距离司马家并不远。所以司马懿经常去胡家拜访,一来二去之间,两人亦师亦友。同时司马懿在胡昭的身上,学习了道家的与世无争和退避三舍,正是因为这两点,每次都能让他抓住适当时机,懂得何时以退为进,何时抓住最佳机会收敛锋芒,才让他逐步走到最后,成为了人生赢家。

收敛锋芒,伺机而动

曹魏政权还是曹操掌控之时,司马懿很少在他面前显山露水,甚至以生病为名,两次拒绝了曹操的征召。在这一千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是觉得司马懿在装病,就连正史《晋书·宣帝纪》中曾经写到:"帝知汉云方微,不欲屈节曹氏",也就是说,司马懿早已看穿汉朝气数将尽,但是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去给曹操打工,因此才拒绝了曹操的征召。然而回顾整段历史,会发现事情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时司马懿二十二岁,他所担任的职务是河内郡上计掾,在这期间他表现优异,甚至还有大干一番的冲动。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曹操为了报答司马懿的父亲是司马防对于自己的知遇之恩,所以邀请他们父子到自己的麾下任职。就这个时候,司马懿辞去了自己的差事,同时又告诉曹操,自己的风湿病又犯了,生活难以自理,对于做官这事已经毫无兴趣,只想修养身心。其实他本可以直接拒绝曹操,因为前文所提到的胡昭,在面对曹操征召之时,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如果司马懿毫无私心算计,他完全可以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明确表达出自己拒绝这份差事的意愿。

可是他没有,而且他生病也是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一旦夸下海口直接拒绝,就意味着从此他与官场再也无缘。所以他们两人初次交手,就已经说明司马懿心机颇深。如果曹操没有看到这一点,绝对不会派人去监视司马懿。直到二十九岁这一年,距离曹操的第一次征召司马懿,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本应重病在床的司马懿,在荀彧的举荐下,成为了曹丕的陪读。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但是他突然重返官场,远没有那么简单。荀彧是曹操手下的左膀右臂,更是司马家的世交,这个时候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也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人才。看似偶然的举荐,实则是潜伏多年的再次出山。

隐忍不发,手段狠辣

不过在这个时候,真正掌控政权的仍然是曹操,所以在他的手下说话办事,他依然是不显山不露水,只是《资治通鉴》里所记载的两件事,足以见得司马懿的大智慧。公元215年,曹操攻下汉中,司马懿建议他趁着着这个大好时机一举夺下成都,这个时候曹操急于班师回朝,并未听取司马懿的意见,谁知已经仅隔了四年,刘备在汉中建立封地,一时间威名震华夏。其实司马懿早已经看出一举夺得汉中的关键,只可惜曹操却没有看到。

接下来就是关羽被杀一事,可以看出司马懿的心机之深。关羽在荆州搞出了很大动静,一时间就连曹操这样威名震天下的枭雄,都在自己的领地上坐不住了,甚至都想迁都。司马懿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告知曹操先稳住阵脚,关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并不是关羽的军威很大,而是由于当时的天气接连暴雨,导致行军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迁都,完全就是给了关于可乘之机。既然关羽在这个时候威震天下,不光是曹操,孙权心中肯定也多有忌惮。司马懿建议曹操不趁着这个时机与孙权联合,以封地换取关羽的项上人头,曹操按照司马懿的计谋所做,果然大获成功。

司马懿所贡献的这条计策,可谓是一箭双雕,刘备失去了手下一员大将,孙刘联盟彻底瓦解,这一场战争的主动权又回到了曹家手中,一流谋士的称号,也是非他莫属。而且仅隔了一年的时间,曹操去世,司马懿主持葬礼。政权回到了曹丕手中,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可谓是真正混的风生水起。毕竟曹丕能够顺利夺得继承权,自然有着司马懿的一份功劳,所以曹丕当权,没有了曹操的阻力,他自然会得到重用。

曹操去世后一年,他担任中央政府秘书长,同时又是军队的副总司令,虽然一直没有带兵打仗,但是他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司马懿四十七岁,曹丕驾崩,曹睿上位,这一时期的他,终于有了带兵打仗的机会,对战蜀国,平定辽东,在几次的带兵打仗中,他的军事才华日益凸显。仅过了三年时间,他就成为了东线战区,手握实权的最高长官。可是他仍然是受制于人,当时曹真伐蜀,他接到的命令就是配合曹真继续攻打蜀国。

司马懿为了对抗曹真,将其彻底推翻,公报私仇,从支援曹军就可以看出。原先仅用八日的时间就走了一千二百里,可是这一次他却令部队放慢步调,两个月的时间行进不到五百里。曹真的部队没有等到他的支援,再加上蜀地一直暴雨,此次的伐蜀计划只能取消,结果曹真郁闷而死。朝廷便命令司马懿坐镇西线,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在与诸葛亮的几次交手之间,司马懿又一次展示出了他极大的"忍耐力"。

按理说魏国与蜀国的战斗,本应是大国先出击,司马懿却没有这么做,他所主打的战略是以坚守为主,从不主动出击,只是偶尔骚扰敌人。以魏国的强大,用战争耗死蜀国,确实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但是他的手下不服,尤其是那些武将看到司马懿的做法,完全不赞同就一直这样当缩头乌龟,不过毕竟他是魏军主帅,一开始说话也是镇得住手下的。直到诸葛亮采用了木牛流马的战术,导致司马懿在军中的威信直接下降。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司马懿便在应对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强命张郃带着将士们出兵,谁知惨败而归,张郃也中箭身亡。为此,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司马懿仍然选择做一个"缩头乌龟",直到熬死了他一生的劲敌诸葛亮,这才有他后来的霸业。

位高权重,时势造英雄

司马懿能够一直上位,在位高权重之时,他懂得如何规避锋芒。在他60岁的这一年,魏明帝将他8岁的儿子曹芳,托付给了司马懿辅佐。这样一来,司马懿就成了四朝元老,他手下门生遍布朝野,得君心又得民心,这些皇室宗亲对他极为忌惮。而且在这些辅佐大臣中,又有他的头号劲敌曹爽,他们两人之间积怨已深。曹爽一直嫉妒司马懿手中大权,所以他通过拉拢一些寒门子弟的方式,打算削弱司马懿的手中权力。

这一次已经六十八岁的司马懿,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装病。他的妻子张春华去世,他以此为理由在皇帝面前表明自己的决心,坚决要退休。他这种做法也是明智之举,毕竟自己不是皇室宗亲,更何况树大招风是必然的,这种装病提前退休的方法,是一种自保的方式;司马懿很有可能猜测到了曹爽可能会叛变,这样发展下去,自己又有了一次立功机会。果然曹爽最后发动了高平陵事变,早已经年迈的司马懿,带着他二人豢养多年的3000死士,诛杀曹爽,稳定了朝堂。

此时的司马懿,也坐稳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他谋划着整个司马家族的霸业,当然他并没有学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是在王凌事变中名正言顺的平叛乱军,成为了百姓眼中保住江山社稷的英雄。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得民心,得军心的人横空出世,他的一生机关算尽,处心积虑的完成了那个分裂时代人人都想做的英雄梦,也成为了没有被写入三国中的晋宣帝。

藤树先生说:

或许在古人的眼里,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被胜利者所崇拜的。但是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从一代谋臣,到军事统帅,他有谋略有手段,他的能耐世间所少见,虽说是时势造英雄,也唯有英雄能够抓住机会,并且顺势而为,最终才能大获成功。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