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唐朝统一战争:真实的李世民打遍天下无敌手,而且百分之八十的功劳都是他的

时间:2023-04-09 10:50:5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保罗

若问唐朝统一天下的功劳主要在谁?一多半都是归功于秦王李世民。


(相关资料图)

历来演义小说诸如《说唐》《隋唐演义》都把李世民塑造成一个白面小生,完全是在秦琼、尉迟恭等人辅佐之下,才打下的江山。实则不然,李世民不论是智计谋略,还是个人勇武,都是当世之佼佼者,在天下诸雄之中,没有哪路诸侯像李世民一样,兼具统帅和猛将的气质。

公元7世纪初,隋朝突然崩溃,天下陷入群雄纷争的乱局。瓦岗军、王世充、窦建德、薛举、杜伏威、萧铣等各据一方。起家于河东、关中的李唐实力并不出众,但靠着李氏集团的苦心经营,最终在群雄纷争中崛起。

一、李世民力战平陇右

617年,李渊以太原留守的身份起兵,利用中原群雄大战、无暇西顾的空档,砍瓜切菜一般杀进关中,翌年篡隋建唐,旋即展开了统一之战。

李唐朝廷最初占据的地盘只有河东和关中。而同样对河东和关中有兴趣的,是薛举和刘武周。

薛举是金城(今兰州)豪强,起家为金城校尉,大约在李渊起兵的同时,他在本郡开仓放粮,杀死隋朝官员造反,很快发展到十三万众,薛举自号西秦皇帝。李渊占据关中后,薛举立即发兵十万进攻扶风郡。李世民率众反击,大破薛军于扶风城下。薛举以往战隋军、火并义军无往而不利,脆败于唐军后,居然吓得向部下询问,如果天子投降了会不会有好下场。

618年七月,薛举在部下劝说下重整旗鼓,再犯关中,与唐军大战于高墌城(今陕西长武县北)。李世民彼时正患疟疾,刘文静和殷开山负责指挥。李世民本意是坚守不战,结果二将自恃兵多,率兵出城迎战。薛军以精锐骑兵突击,防备松懈的唐军被击败,士兵十死五六,高墌城也陷落了。

薛举打算乘胜进攻长安,却不料出发前患病身亡。遗命儿子薛仁杲继位。薛仁杲勇猛善战却生性残暴,继位后驭下无恩,导致众将离心。

薛军屯于高墌城,李世军再率大军来战。唐军吸收前次轻率浪战的教训,采取深壁高垒对峙之策。薛军远来粮少,薛仁杲又粗鄙少谋,应对乏策,部下有不少投降唐军的。李世民看准时机,先以行军总管梁实屯于浅水原,诱使薛军来战。

浅水原大战

待两军相接,厮杀良久,又令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到浅水原之南进攻。战事胶着之际,李世民又以主力大军从浅水原之北突击。

双方军力虽然相当,但薛军粮少气衰,唐军以逸待劳,再加上李世民指挥有方,有效地采取分兵牵制的战术,薛军渐渐抵挡不住,被唐军阵斩数千。薛仁杲见势不妙,率败兵逃回老巢折墌城(今甘肃泾川县东北),李世民穷追不舍,追至城下将其包围起来。薛仁杲穷迫无计出降,不久后被斩于长安。陇右一带归入唐朝掌握。

马邑太守刘武周则严重威胁着晋阳一带。刘武周结连突厥,受突厥所赐之狼头纛,被立为"定杨可汗",他又自称皇帝,发兵南下与唐争锋。

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遣其大将宋金刚进攻晋阳以北,连下平遥、介休、榆次等城,李渊派其心腹谋臣裴寂督军抵抗。刘军锋芒正盛,打的裴寂几乎全军覆灭,晋阳留守李元吉和裴寂相继逃回,太原城被刘武周拿下。

宋金刚得势不让人,率大军急速南下,攻陷晋南重镇晋州(今山西临汾),李渊大惧,一度打算放弃河东,但在李世民的坚持下,又发精兵二万北上反攻。

李世民仍然沿用打败薛仁杲的策略,先是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待敌军粮尽力疲之后,突然发兵进攻。宋金刚连连败于美良川、介休等地,其帐下头号勇将尉迟敬德被迫降唐。李世民慧眼识珠,将其引为心腹,后来敬德立功于唐朝,成就一段凌烟阁功臣的佳话。

刘武周短识少谋,他把全部军队都交给宋金刚,连基本的战略预备队都没有。金刚一败便彻底破产,没等唐军来攻,便率百余骑逃入突厥。后来刘武周、宋金刚都死于突厥人之手,河东旧地重归唐朝。

二、虎牢关一战灭两国

随着河东、陇右的稳固,唐朝得以有力量向关东发展。

洛阳一带被起自江淮的王世充占据。瓦岗军覆灭后,王世充建号大郑,与唐军为敌。事实上李渊刚刚占领长安后,就曾发十万大军东进洛阳,由于陇西方向压力吃紧,才被迫撤兵。刘武周打河东时,王世充反而西进,吃掉唐朝部分土地。

武德三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令秦王李世民率军直驱河南,掀起了攻取中原的战略序幕。

彼时唐军新破萧梁,士气正盛。唐高祖一边密令处死杜伏威,一边命李孝恭、李靖等率兵东下,消灭辅公祏。唐军兵分九路进攻,大战主要发生在长江沿线。辅公祏屯重兵于青林山(在今安徽芜湖),唐军苦战破之。辅公祏闻讯大惧,率数万精兵向东撤退。

然而由于辅公祏违反杜伏威遗命,导致大失人心,撤退途中军队跑散,辅公祏被变乱的百姓杀死。江东遂平。

林士弘本来起事于江州,地盘大概在今江西、福建一带。其实力不如萧梁,一直处于自保状态。萧铣平灭后,林士弘遣兵南下争夺广州,结果被唐军击败。彼时天下大势逐渐明晰,林士弘忧惧于唐军压力,不久病死,其部众随之逃散,南方最后一股割据势力告覆。

江南万里疆土至此基本全归于唐朝,唐朝统一战争以全胜告终。

王世充的伪都洛阳,自北朝东西魏分裂80余年来,从未被攻破过。大概因其地形特殊,背山靠河,四围又有非常多的据点提供支援,故而非常难打。

唐军在慈涧与郑军交锋获胜,王世充随即缩回洛阳,依靠坚城消耗唐军实力。李世民没有盲目地立即攻城,而是分派诸将攻占洛阳外围的龙门、河内(今河南温县)、洛口(洛河入黄河之处)、回洛城(在今河南孟津),主力军则屯于邙山,连营逼困洛阳城。

如此一来,洛阳的粮道断绝,四周要点被各自切割,王世充陷入被动挨打之中。

可以说,正是李世民杰出的战略筹划,才使得唐军完全掌握局面上的主动。

然而尽管盘面占优,洛阳城仍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唐军数度派兵进攻,都被郑军死死地压在城外。李世民亲自带人到城下侦察,王世充大将单雄信率万余骑兵突然包围了李世民。危急之中,尉迟敬德使马槊突击,于万军丛中刺单雄信于马下,拼死救李世民脱出重围。

攻城战斗打了半年,仍然没有进展。正当唐军疲惫不堪之际,突然传来噩耗,河北夏王窦建德率大军十余万,已渡河南下,攻陷荥阳。窦建德亲自致书于李世民,要求其退回潼关。

面对强大压力,唐军内部不少人产生怯意,主张暂且退回新安,据险而守观望形势。

李世民力排从议,他认为,洛阳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只要再包围十几天,王世充必然崩溃,此时退兵,前面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如果掐住虎牢关,窦建德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战斗,王世充就死定了。如果窦氏敢于进攻虎牢关,那么击破他也不在话下。

李世民于是留下弟弟李元吉继续包围洛阳,自率最精锐的玄甲军3500人赶赴虎牢关。窦建德自恃兵多,拒绝部下绕开虎牢、直接进攻河东的围魏救赵之计,采用一字长蛇阵硬攻虎牢关。结果散漫的夏兵被高度机动的玄甲军击溃,混战中窦建德被一枪刺中,夏军大败。窦建德逃到汜水河的牛口渚时,被紧追不舍的唐军擒获。

虎牢关一战以少胜多,还生擒敌酋,李世民威名远扬。洛阳的王世充直接丧失了抵抗意志,乖乖出城投降。王世充后来被唐朝发配往蜀中,被仇家所杀。窦建德则直接处斩于长安。中原和河北山东至此也纳入唐朝的版图。

三、河北山东的反复

窦建德原本在河北颇得人心,唐朝迅速处死他显得过于草率。唐朝派到河北山东的官吏,也秉承了朝廷的激进政策,对河北人非常严酷,结果招致强烈反弹。

窦建德被杀两个月后,窦氏旧部推戴刘黑闼为主,起兵反唐,不到三个月时间,窦氏故地统统恢复。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定都于洺州(今河北永年)。

唐高祖绝没想到杀窦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但后悔已经晚了。李世民再次临危受命,统兵进攻刘黑闼。

唐军本是隋朝官军重整而来,有组织有体系,战斗力非常稳定。经过前几次战争的锤炼,实力已是群雄中的顶尖水平。刘黑闼啸聚人众虽快,却只是靠着窦建德的招牌,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唐军相提并论。

李世民一路势如破竹,连克相州、邢州,刘黑闼率主力唐军决战于洺水,被唐勇将秦叔宝击退。唐军逼近洺州后,一边与刘黑闼对峙,一边分兵越过州城继续进攻河北北部州郡。

战略上的高度灵活,加上战术上的锐不可当,使得唐军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刘黑闼百战百败,势穷力竭,只好率残部逃入突厥。

但军事上平定虽快,政治上的影响却不那么容易消除。李世民退兵后的次年,刘黑闼卷土重来。由于河北人民尚未对唐朝归心,刘黑闼又在四个月间收复故地。

齐王李元吉率兵征讨,结果被刘黑闼打败。太子李建成亲征,由于采纳了魏征剿抚并举的政策,一路大施惠民安民之政,同时又积极地反击刘黑闼的进攻。河北炽乱的形势,这才慢慢平息下来。刘黑闼的生存空间被唐朝有力压缩,越打越弱,最后被部下绑送唐军大营,斩首于洺州。

四、江南万里无一败

唐军在北方的战争出现过一定反复,但到了南方,局面完全成了一边倒。

南方主要有三大股势力:荆汉萧铣、江东杜伏威、江闽林士弘。论地盘以萧铣为大,论实力杜伏威最强。唐朝平定北方后,采取由西向东的战略,逐个削平了江南群雄。

萧铣是梁朝皇族后裔,起家于罗川县令。隋末大乱,他在岳州诸校尉拥戴下起兵,建都于江陵城,国号大梁。由于隋朝在汉南兵力空虚,萧铣得以迅速扩张,兵力一度达到四十万,荆州、湘州直到广州的广大地区,都纳入萧梁版图。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