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速看料】试图挽救大宋经济的王安石变法到底咋回事?

时间:2023-04-08 18:53:4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王安石变法


(相关资料图)

提起王安石变法,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场变法,本来是想解决北宋时期的财政危机,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

甚至王安石自己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变法能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可惜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变法失败,不过,失败的是变法,而不是王安石。

千百年来,世人对王安石和他的变法的评价是争论不断,各执己见,但是,如果单纯从成败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价值,那就太简单了。

因为从根上说,王安石的变法,不仅仅是变法,更是对帝制的挑战,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措施,是给北宋这个帝国的财政制度做了一个大手术。

关于变法的法令,你可能记不住,但是核心是四个字:动态生财。

所谓动态生财,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对其解释是:在不伤害老百姓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多的财政收入。

单单这一点,就是当时北宋乃至之前汉唐时期所闻所未闻的,打从秦开始,帝国财政收入主要就是土地税赋,也就是每亩地交多少粮食。

王安石觉得这样做太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了,于是就发明了动态生财的方式。

动态生财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靠发展生产来创造经济增值,代表法令就是“农田水利法”。

通过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来发展生产,实现官、民双方的利益增加。

2、通过自愿交易行为来增加效用,代表法令就是“免役法”和“保马法”。

“免役法”是指允许那些要做差役的人出钱免除劳役,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之后,官府再花钱雇佣劳役,这样官府既能收钱,也不耽误差役,两全其美。

“保马法”是指官府出钱资助民间养马,避免出现官府自己养马效果不佳的现象。

3、通过金融手段来获取财政收入,代表法令就是“青苗法”、“市易法”。

“青苗法”是指把官府手中的钱粮,按低于民间高利贷的利率贷给老百姓,这样做既可以帮助老百姓度过贫苦的日子,又能让官府获得利息收入。

“市易法”是指给商人提供低息贷款,或者贷款给官营商号,帮助他们经营,这种方式的本质是让国家征收的钱和粮食可以流动起来,创造新的价值。

4、通过加强财政管理来扩大财政收入,代表法令就是“方田均税法”。

“方田”是清丈田亩,整理土地账册;“均税”是落实“履亩而税”,二者配合就能增收。

通过上述四种改革方式你就会发现,王安石变法非常有创意,可以说突破了常规。

相比于汉唐时期的调整田制,增加税收,甚至控制盐铁等措施,王安石更重视通过平等交易和金融等商业行为来增加财政收入。

王安石认为,认为只要理财得当,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你也会明显地发现,王安石的动态生财已经很接近现代财政手段了。

那为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呢?说起来,如果单纯从解决收入不足的问题来看,王安石变法当然算不上是失败。

相反,它还大大增加了北宋的财政收入,支持了国家对外用兵的行动。

变法后的元丰年间,即宋神宗时期,比变法前的嘉祐年间,即宋仁宗时期,财政收入增加了63%以上,可以说是非常富有了。

但,如果从具体的变法过程来看,王安石变法可以说很失败,因为王安石呕心沥血设计的动态生财方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

各级官吏弄虚作假,官官相护,官员百姓认知程度不高等等,让其难以执行。

王安石变法需要各级官吏既有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愿望,又有服务的能力,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求,因为这是民主制度,而当时是中央集权制度。

王安石变法本身没问题,但是在当时的帝制环境下,王安石变法寸步难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因为他的对手是从秦朝就有的君主帝制。

纵使宋神宗非常支持王安石,但在帝制这个大制度面前,王安石毫无还手之力。

公元1076年,王安石辞去宰相,司马光上任宰相,变法措施便被全盘废除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