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资讯推荐:世人皆知刘邦像个地痞流氓,却不知他有种能力远在张良和陈平之上!

时间:2023-04-04 12:47:2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西汉初年的"吕氏之祸"之所以没有酿成大患是跟刘邦生前的布局有着很大关系的,这件事张良和陈平都没法帮他谋划,因为二人都是局中人。在立太子这件事上,陈平甚至没有出现,而张良退隐得很不彻底,据《资治通鉴》记载,张良正是因为此事而入局,最终被吕后逼着破了"辟谷之功",也算是被逼死的。

连立太子这关二人都过不了,更别说"倒吕"了,甚至也没做成"托孤之臣",所以,刘邦自然有他高于张良和陈平的地方。

用智决一时之利害,刘邦不如陈平;运筹帷幄揣摩天下之事,决胜千里之外,刘邦不如张良。可以说没有陈平和张良,天下不归汉,高祖也只是外强中干罢了。但天下既定,为后世子孙计,则陈平、张良之智或有所不及,刘邦则常不动声色便规划完成,依之后局势的发展来看,就像事情是按照他编好的剧本发展一样。


(相关资料图)

刘邦曾和吕后谈道:"周勃虽然是个武将,书读得不多,但是很厚重,以后能稳住汉家江山的必然是他,可以让他做太尉。"

但刘邦说这话的时候天下已经安定过了,这个时候又会让周勃去安谁呢?彼时恐怕连吕后都没想过之后会有"吕氏之祸",刘邦就把这个必然勘破了,既无动机,吕后大概也不知道这话是在说自己。

既然如此,为何刘邦还要留下后患?还是大势所致,历史是有经验的。

周武王崩,继位的成王年幼,而三监叛,就是欺负成王及其背后没有镇得住的人。所以,刘邦也有这样的担心,惠帝性格懦弱,此时除掉吕后,刘邦身后骄兵悍将将无以制衡。而吕后本人为家之主母,豪奴悍婢自能消停,且辅佐刘邦定天下,素为大臣所敬服,也唯独这点可以震慑他们的野心。待到惠帝羽翼丰满,吕后大概也已经不复当年,终得以还政,这是刘邦为惠帝的长远计划。

只不过,刘邦虽然没有除掉吕后却也适当削弱了外戚一脉,在一个"天下虽然有变,但不飘摇"的程度,所以,以之功必然是刘邦的首要目标。这里不是刘邦单单对樊哙不仁,当初樊哙和刘邦一起攻城略地,功劳不可谓不多,甚至在鸿门宴上,范增唆使项庄舞剑,不是樊哙冲进去责备项羽天下归谁就难说了,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

然而,当有人因憎恨樊而诬陷他要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的时候,尽管此时樊哙正在讨伐燕国,刘邦竟然立即派陈平和周勃去军中杀他,这必然是刘邦有意为之。

因为有三点显而易见:

1、樊哙并无反迹;

2、告发樊哙者的话真伪未辨刘邦就"草率"行事;

3、以刘邦之智,这么大的功臣,如果没有重大权衡是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就这么轻易杀掉的。

不但如此,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夫,而吕氏族内的吕产、吕禄等都是庸才,他们定然也是无法制服豪纵的樊哙的,刘邦身后之隐患怕是没有比这个大的了。

打个比方,刘邦视吕氏如鸦片、大麻,剂量大则杀人;剂量小则。若除掉了樊哙,则吕氏之毒将不至于杀人。但是陈平和周勃大概是盘算着刘邦快不行了,二人尤其是陈平心中又素来对吕后有着畏惧,这次就没有照刘邦的意思办。巧的是,等他们回到长安刘邦果然已经驾崩了。

或许这次是老天爷看着天下纷乱已久不忍大动干戈,樊哙竟然于惠帝六年病逝。若樊哙尚在,除诸吕之时,吕禄定然不会被骗,周勃也入不得北军。

如果要说樊哙和刘邦最是亲近,假如他还在的话也未必会像诸吕那般反叛。但是,韩信、黥布、卢绾都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就称王称孤,且卢绾还是那么深信,三人依然按奈不住相继反叛,谁又能保证刘邦去世后,的那些屠狗兄弟们不会怂恿他,他自己也会因为没了顾忌铤而走险呢?

越往高了去人就会显得越无情,无论是刻意的,还是不得已,那个大势就会把人往那个方向推,最高处是天,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天生万物",自然是个"生生"之意,人本身的存在就是明证,《易·系辞》所谓"生生之谓易",绝非是"恶"。定要论证"人性本恶"者,那他自己的"性"是善是恶呢?若是个恶,那这所谓的"人性本恶"是否就是其人自己的"恶言恶语"?这是个"灯下黑"。

《阴符经》所谓"天发杀机,斗转星移",自是人自己过于造作,也正因为如此,笃信"天人合一"的古人其敬天之诚非今人可比,这也正是"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原因,少了太多的"恐惧",多的是对古人乃至对身边人的苛责傲慢。

在神剧《大明王朝1566》播出后,骂嘉靖帝的声音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然而编剧刘和平的创作过程却是对嘉靖帝无比虔诚的,并且在拍完最后一集后第一时间参拜了嘉靖帝的永陵。

只有对历史心怀恭敬,才谈得上真正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也只有低下头方能凝视那番厚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徙竹散人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